企业网络营销过程中最不可取的两种心态
文、张存杰
前言:在与很多企业接触的过程中,有两种心态颇为明显,一种是即时见效型,另一种是小富即安型。写这篇文章只是希望更多的朋友在推广工作中有一个正确的心态,量力而行,将网络推广长期坚持下去。
今天想就企业在网络营销工作中最容易出现的两种极端的心态和大家交流下,这也是很多网络营销同仁们在销售过程中遇到的比较多的两种客户人群,很有代表性。
企业打广告,做宣传,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销售服务,不管是品牌还是销售推广都是围绕这个目的去进行的,否则,没有人会拿钱来做任何形式的推广。
央视这个平台如何?每年年底全国各大实力企业和著名品牌商都会坐在央视广告招标现场,动辄千万的广告合同随着一次次举落锤,都流进了央视的金库。
由此可以看出,央视的媒体资源优势应该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优势资源,也有很多大企业在央视投放了广告之后仍然逃脱不了走向破产的命运,案例不胜枚举,在此不细谈。
一个企业的生意好坏并不完全在于广告和推广,而是,你这个企业的产品基因如何,基因不行,神仙也没招,基因良好,加上正确的推广,自然是客源不断,生意红火,销售一片大好。
如果硬要说广告有什么非凡的作用,那就是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个好的产品,加上推广,销售业绩翻倍是完全有可能的。一个不好的产品也会因为推广而有所收获,还是哪句话,产品基因决定了市场的大小,市场的大小自然就决定了销售业绩的高低。
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客户,或许是某些单位的广告销售为了搞定客户,给客户算投入产出比,然而,由于很多业务人员的素质高低不同。理念没有错,错就错在没有告诉客户具体的计算方法。
根据我在房地产媒体行业的工作经验,大的企业每年都有固定的推广费用和预算,这个费用的计算和提取有很多种方式,比较常见的是从销售额中设定一个百分比的数字,然后根据每个阶段的销售额来提取用于推广工作。
媒体回报效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企业所处的成长周期,创业初期的企业媒体推广效果与品牌企业相比,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别,这就是品牌积累的价值。
另外,媒体投放效果应该有足够长的时间周期,任何媒体推广不可能是像短信投放广告那般几分钟内就会有反馈,虽然人们很唾弃短信推广的方式,但是,短信这种推广方式却一直被企业所接受。
网络营销是一个宽泛的词语,它包含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一切一网络为平台的推广都可称为网络推广,根据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的相关报告显示,互联网广告的市场是逐年以30%左右的份额在递增的。这说明互联网媒体越来越得到企业主们的认可。
互联网媒体的营销方式灵活多样,特别是在社交媒体出现之后,企业推广产品的方式更是令人眼花缭乱,其实,不管形式如何变化,将产品信息推送给企业的目标客户才是客户最关心的。
企业在推广过程中,有两种极端心态非常的不可取,一种是企业目前的生意还足够让企业在近段时间过的很滋润,企业主们对任何推广都会不屑一顾,等到销售业绩下滑时,突然又想借助媒体推广来提升销售业绩,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急切的心态,要求立竿见影。
这两种心态多会出现在私企和员工不足30人左右的小作坊的企业身上,因为这部分企业主多是夫妻或私人生意,老板一手负责全部公司决策,这也是很多企业的存活年龄多超不过3年的本质原因。
流氓为什么斗不过部队,不单单是输在装备上,更是输在团队建设上,同等人数和装备下,一个经过训练的有组织有纪律的部队和一个流氓团伙相比,其战斗力不知相差多少。
很多客户抱怨之前所做的推广没有效果,我想说的是,那不是媒体的问题,是你还没学会如何利用媒体来为企业做推广而已。媒体的价值在于它能提高你产品信息的传播效率,任何一个小媒体,都远比你上大街去发小广告的性价比更高。
你还没有经过培训和锻炼,就想拿冠军,这个世界不会有免费的午餐,炒股也是同理,往往想挣快钱的都被套牢了,不想赚钱的问稳扎稳打却也做的风生水起,捞金无数。
最后,我发现和我们工作室合作的这些客户,无论是在经营企业方面还是在生活中,这些人都有足够的耐心和纠错能力,他们之所以能在行业里发展起来,我想跟他们身上具有的强大的纠错能力分不开。
一个企业主他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网络营销,因为这是大势所趋。在这个大前提下,逐渐的尝试着、摸着石头过河,伟大的革命导师邓小平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也是运用了这个道理。
做什么事情都是一个不断修正和调整的过程,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坚持慢慢的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网络营销一定会为你的事业和企业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