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有开幕式的动物


                              人是有开幕式的动物

    每一座建筑都有自己的隆重的奠基礼,每座城市充斥着无数的开幕式。而很多公共建筑,就是为城市开幕式而存在的。

    动物在生存竞争最尖锐、激烈的生死相搏时,会以一定的仪式宣示自己的力量、或至少表达自己不该死的依据,如虎啸或羚羊在老虎面前的嚎叫奋蹄,而人类,把一般动物的即时行为演变为有更长时效的行为,所以,大大小小的开幕式,就成为宣示存在的力量和依据之文化仪式。近代的中外交往,始于仪式的讲究,马嘎尔尼见乾隆,仪式不合,两不相欢。后来的所谓征服与被征服,皆是仪式化的表达,如两军对垒,将领交锋而已,尤其是两国交恶,鲜有杀个片甲不留的。

    当代中国的崛起,全体人民的汗水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宣示这一切成就的,还是各类仪式。2010年,我们经过完成百年夙愿的奥运会、显示综合力量的世博会、体现民间和地方力量与开放情怀的亚运会,中国在主动、积极地展示着自己的自豪、成就和真实的爱。2011年初,我们又放出国家形象大片,有丰富表情的脸,是这一大片的主要形象。深圳即将举行的大运会,还要怎么展现深圳和中国的形象和内涵?

    沿着展示的逻辑,我给深圳的2011年大运会开幕式赋予这么一个主题:青春、活力、汗水。对于大学生运动会,青春与活力,很容易想得到,而展现汗水,为何?

    北京奥运会,集中回答了历史、改革开放和世界视野中的和平友好;上海世博会,是演示海纳百川的胸怀、技术进步的成就和对普世价值的加冕;亚运会,作为地方政府的广州省政府,容纳了政府和民间良好互动的状态,某种意义上展示了中国崛起的细节。那么深圳大运会,回到一个基本问题:中国为何在30年内如此雄起?在改革开放、融入世界的时代背景下,全体国民的流血流汗的奋斗努力。而深圳正是这一过程中,从产业竞争、城市竞争的低端,逐步迈向高端的奇迹和范例。用汗水做主题,其实还隐含着一个中华文明之崛起要对世界宣示的真理:已经形成的文明霸权转化为精致的文化霸权体系,以“华尔街+好莱坞+华盛顿”为代表的高端模式一定程度上贬抑了劳动价值,因为这个模式构建了规则制定者通吃的精致严密的利益获取方式,它甚至扭曲了普世价值,中国人一方面要承认历史,同时也要参与未来的规则重构,在重构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劳动价值是中国崛起的本钱,也是在未来普世价值中要重申的内容。世界青年的交往、融合,应该建立在知识和劳动价值融合而不是互相贬斥的基础上。

    大运会开幕式的场馆,设立在深圳湾畔,一座用轻巧精致的钢龙骨镶嵌玻璃的巨型建筑正在兴建。其实,我们看到不止一座大型体育馆,在追逐着空灵欲飞的意象,让建筑飞、让汗水飞、让自由的精神,飞。

(本文供南方都市报地产评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