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适房变福利房,老百姓当学小沈阳


经适房变福利房,老百姓当学小沈阳

继去年12月陕西山阳县被爆经适房申请者九成是公职人员后,今年1月13日,福建省上杭县的经适房申请名单引发网民强烈关注,因为其申购者中87%为来自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公职人员。上杭县城乡规划建设局相关人员回应称,公示名单都是经过初步核实且符合条件的,公示出来就是为了公平公正地接受百姓监督。(15日京华时报)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1/15/c_12983588.htm
在住房问题上,几乎所有的违规行为都不难找到冠冕堂皇的借口,官方总能振振有词地沉着应对外界的各种质疑。87%的申购者为公职人员,这样的经适房明摆着是干部专供房、福利房,可官方人士却表现得底气十足:公示的名单都是经过初步核实符合条件的人。
针对这一根本不靠谱的说法,有人围观,有人费解,有人不满,其实根本用不着大惊小怪,人家说的“符合条件”,也许压根儿就不是按照国家或者地方经适房政策要求拟定出来的条件,而内部掌握或者心照不宣的标准,那就是享受对象是国家公职人员,而不是广大中低收入的普通百姓。
正如最近曝光的某地招聘事业单位人员,就明确规定至少父母一方具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国有企业的身份,本身就是按照世袭潜规则,面对官员子女的定向特招,他们当然会审核无误,不可能让非官宦子女误报、误录进来。上杭县的经适房,有关方面想必同样会严格把关,严防穷老百姓跟着沾光的。
沈阳每次被问到会不会上春晚时,他总会表现得很睿智:听师傅的。因为他清楚,尽管自己是当红明星,但师傅不让他上,想上也上不了。上杭经适房变身专供福利房,大家不妨也学学小沈阳的“淡定”:听官方的。尽管本该符合条件的主人才配住经适房,但作为公仆的政府官员没想让你住,你想买也不成。
当然,难免有人心里不平衡,可在一些地方、部门、官员的眼里,按规定走完程序就意味着合理、合法、合规。在县委办公室工作的三口之家收入才14704元,在乡政府供职的1人户年收入只有6500元,可能打死你都不会相信,但官方都已经公示了,“公平公正”地接受百姓监督了,就差没将潜台词给抖落出来:就是干部福利房,你们能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