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供需矛盾仍紧张
“做保姆难”“找保姆难”
本报记者 梁文艳报道
近期,汇丰中国服务业PMI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服务业8月份经营活动与新接业务均连续21个月大幅增长,就业增速升至3个月以来新高。
不过,家庭服务业却发展缓慢,从最早维修、搬家、婚庆服务、保洁等扩展到家庭计时保姆、家教、病人看护、婴幼儿护理等服务性项目。
25岁的川妹子王晓云3个月前怀揣着对北京的向往与梦想来到北京打拼,她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自己只有初中文化,在北京某家政公司花了200元介绍费当了一名计时保姆,家政公司并没有要求她办健康证,也没有岗前培训,只是简单询问会做什么家务,然后根据其特长安排有需要的雇主。
家住北京某区华龙美树小区的张阿姨最近在为找保姆而烦恼,这几天她几乎天天往返于各个家政公司。
张阿姨向记者抱怨道:“这一个月我家保姆换了4个了,保姆市场太泛滥,什么人都有,能在那种地方找到自己满意的是自己的福气,找不到合适的只能再找。前两个星期前刚从家政公司找了一个保姆,看上去文文静静又老实。但是带到家里才发现这个女孩身上“问题”太多,不讲卫生、不会使用家用电器等,其实这些都是小问题,可这个女孩竟然把我们家里的地址随便告诉别人。当时考虑到家里找了这么多保姆都没合适的,也就想再考查一下。
事实上,王晓云和张阿姨的均倒出了苦水,他们是如今都市中呈现的 “做保姆难”和“找保姆难”窘境的一个典型事例,这也折射出服务业就业呈现新高背后的供需矛盾,其中的紧张状态。
不过,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家庭服务公司——济南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今年发布了我国首份家庭服务业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报告针对家庭服务业的行业特点,重点阐述了员工、家政服务员、用户、行业、社会等方面的责任,既有法定责任的履行情况,也有道义责任的履行情况。这也表明我国家庭服务行业在走出成长期后,正在逐步成熟化和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