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


  (一)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

  一、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取得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贷:银行存款

  如果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时: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

  二、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初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

  企业按享有的部分确认为投资收益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注: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如果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借记“应收股利”科目,不记入“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三、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按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

  应收股利(按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贷:投资收益(按其差额)

  注:长期股权投资在成本法核算下,实现净利润、发生亏损,投资单位不做账务处理。

  (二)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

  一、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不调整已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

  营业外收入(按其差额)

  二、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利润或发生净亏损

  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计算应享有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时(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注:发生净亏损时,以“本科目”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指“长期股权投资—对XX单位投资”科目,该科目由“成本”、“损益调整”、“其他权益变动”三个明细科目组成,账面价值减至零即意味着“对XX单位投资”的这三个明细科目合计为零。)

  被投资单位以后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

  借:应收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注:收到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股票股利,不进行账务处理,但应在备查簿中登记。

  三、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

  借/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四、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借:银行存款(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按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按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

  —损益调整

  —其他权益变动

  应收股利(按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借:投资收益(按其差额)

  同时,应结转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

  借/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借: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