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苦苦寻找的家(4)——修学佛法 历事练心


题示: 一日梦中见到师父,师父把两串念珠套在我的手上。我想,师父一定是在告诉我学习佛法就是要佛法与实践两条线。

一生苦苦寻找的家(4)鈥斺斝扪Х鸱 <wbr>历事练心

七、团体生活,历事练心

     刚到大寮的头几天,又感受到葛师兄的慈悲。一开始不习惯起那么早,但内心告诉自己,既然发心来承担,就应该好好做,通过几天的适应,早上开始起早跟大家一块工作。葛师兄吩咐我与戴师兄搭档做主食。只是在上高中的时候,课外兴趣小组里接触过面食,所以一开始比较能虚心听取戴师兄的教导,尽管他还不到十八岁。时间长了,发现了师兄有时创意太多,沟通不能达成一致时,我就跑去找葛师兄。但我们大多数的时间里配合得很好。他教我放多少斤面放多少发酵粉与水,及水的温度。感觉他很耐心,把我当小孩子一样教导,很单纯、善良,仿佛感觉第一次接触到比自己善良的人一样,其实他应该比我善良很多很多才对。可是每每看着馒头要三四天才能吃掉,老让大家吃剩下的馒头,我开始琢磨原因。在我的坚持下,大家改良了一下平时的工作细节,不要弄太多的名堂,不要放奶粉也不要放什么糖,发酵的时间可以长点,水温也可以稍高,面要发得软点,发愿大家都能爱吃我做的馒头。用心做出来的馒头就会不一样,果然蒸出来的馒头白了,柔软不失嚼头。心中也充满了欢喜。这还得益于贤戊师在水库时的教导,他说起当初自己在大寮承担时的发心,就是要让众生吃得欢喜,要用心去做。不禁想起韩剧《大长今》中,也是提倡做饮食其实也是靠心意。同时也得益于葛师兄的教导,上蒸笼时间要把握好。一方面我听从了葛师兄的方法,没有按戴师兄之前的某些方法。他慢慢也接受了葛师兄的方法。我们在一个多月的共同承担中,共同成长。这段时间学习依师的感受比较深。葛师兄是上位,经验丰富,当与同行戴师兄意见不同时,我们不坚持己见,请益上位,按上位的要求去做。偶尔故意不听戴师兄的话,他总是不停地说感果了,因为他之前就是不听葛师兄的话。但我们从来没有争吵,意见不同也只是商量着,看到他总会觉得不忍心伤害他,感觉他年纪很小,却能虚心听取意见,是我们俩业缘比较近的缘故吧。从同行身上可以学到很多功德,同行就是我们的镜子。最近看着他为母亲的病情而苦恼,没有往日的笑容,我的心里隐隐地疼。同时明白这些逆境对他也是一种磨炼,只是担心他是否能承受得了呢?那日见他突然很急切地向他母亲走过去,制止他母亲自言自语。我放下手中的碗筷,赶紧把他拉到一边,开导他,给他讲自己的一些看法,慢慢他的脸上又有了笑容,希望他能早日从困境中走出来,也希望他母亲的业障病障能早日消除。

      通过最近的学习反省,才真正体会到在大寮里的承担给了自己很大的帮助。葛师兄、胡师兄,时常是最后一个用斋的人,最后一个休息的人。自己的心力跟他们比相差太远,承担心不够,心力自然会弱许多。我想我一定会一天一天增强的,心力会慢慢变得强大。大寮与水库组的学习气氛都特别的好,给了自己一个增上的环境,平稳的上升空间。与蒋居士的业缘也是比较近的,他年龄比我小一些。之前在机动组时,有一次上早殿,突然眼前一片发白,头晕得厉害,几乎站不住,坐了片刻才恍过神来。他知道后,很关心送给我一包花生。他比我早去大寮承担。喜欢乱叫名字,倒也没什么关系,此时对名字没什么概念了,不必执着。学习佛法一知半解,居然对他说,乱给别人取外号不太好,将来会感不好的果。没想到会因为这样的说话损恼同行,那天他莫名其妙地哭了,后来知道果然是因为我。事后课上学了一段文字,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过错,赶紧向他忏悔。有时他会觉得自己说的话损恼了我而向我忏悔,其实我倒没什么感觉,如果我让他也起了烦恼,不由得我也忏悔。尽管如此,还是要感恩于他,他说我这个人比较喜欢得瑟,自以为是。刚开始不太明白,没怎么意识到。慢慢才发现自己的内心深处真的有那些不好的种子,时常起了这样的念就知道先忏悔。身边有同行的提醒,真的很有助益。

     脚扭伤了,按同修的说法是在消业障,对业果法则不是太明白,刚开始也不是很坚信。时间长了,虽然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一直没有痊愈,慢慢开始思惟这句话。开始反省自己到底是造了怎样的恶业,往事一件件浮现,一件一件忏悔。以至于现在但凡身体感觉有所不适,就会联想到应该忏悔,一定是造过不好的业。

     来山上两个月时进入内院成为一名准净人,离僧团又近了一步。在这短短的两个月的承担学习中,感受到了自己一天天在成长,对佛的信心也与日俱增。从水库组开始,有时会不由自主地念着佛菩萨的圣号。在大寮承担时的一件小事让我想起当初贤甲法师从工地二楼摔下来,口中急着只是喊了声未完的佛菩萨的圣号,小腿骨折,师兄们说这是因为有佛菩萨的加持,重罪轻报的结果,否则不可想象。那天在给法师们做供食时,没有留意到,被200多度的油溅到右手的无名指上,第一反应是口中不由自主地念了句“阿弥陀佛”,事后也未曾多想,手也没有做必要的处理,晚上想起,细细看了看,除了一条小小红线一般的印子,居然没有起泡,也没有觉得疼痛。

     后来,在丁居士、郭居士引荐下,基金会文宣组温居士找到我,希望我能来基金会承担。没想过要从大寮出来,在大寮承担感觉很快乐,尽管内心十分渴望能每天有机会上殿,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尽管内心也是比较喜欢写东西的。但感觉自己学识太浅,尤其是学佛日短,对佛法的内涵理解更是谈不上什么,心中又没有东西,是写不出什么的。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绝,这是我的毛病。葛师兄问了我的想法,我两方面都说了,决定交给师兄来安排。在温居士数次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后又在李师兄与办公室任师兄的沟通下,服从安排,我又转到了基金会。

      在基金会这一个半月中,我感觉自己承担得太少,感到很惶恐。一开始找不到契入点,有些茫然,基金会的环境没有那么清静,反过来说对我更是一次历境练心的好机会。如果不是温居士一直以来的鼓励与帮助,及与李师兄的沟通,还有师父讲的那句“在承担中成长,不要等到有能力的时候才去做事情。”我真地很想逃跑,想回去大寮承担。内心深处一个声音时时提醒自己,不能逃避,困境中更能成长,或许是从小好强的习性又上来了。先后参加了顺平衣物发放、爱在北川的募捐、百度贴吧五周年、仁爱大家庭生日联谊会等活动。平日里偶尔在衣物组承担,中间比较空闲的时候只想着去大寮出坡,不懂得安住当下,忘了来基金会的初发心,争取把基金会同修的事迹写成一篇一篇的小文章放到仁爱的网站上,争取把网页做得更丰富。

八、 修学增上 从心开始

      通过在山上四个多月的学习、承担,慢慢开始明白佛法的内涵。知道了未来的路要怎么走了,找到了生命的方向,心中的力量也慢慢开始强一点了,身边的事情都与自己有莫大的关系,学会了不再漠然。特别感恩师父在我心力最低的时候,两次突然出现在眼前,虽然没有说上一句话,但师父的眼神给了我力量与信心,出家的信念变得坚定。离开师长,必然再落尘劫苦楚。那次有位同学问我对师父的感觉,我说不只是师长,有时感觉象父亲,尽管师父只比我年长几岁,尤其是听了师父在人大的演讲,感觉到了心胸与格局变开阔了,学佛的普世的意义真的很大,不只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宁静快乐。想到从小决心去帮助关爱别人的心愿,唯有跟着师父学习佛法,在今生有限的生命当中去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需要我们的人越多,那么我们的价值就越大。

      法师教导我们,佛法的真正内涵就是去实践,在境界中成长,历境练心。想到在基金会,不时与同修因为电脑或因其他一些事情起烦恼。因为法师的教导,学会观照自己的内心,反省自己的内心,原来烦恼来自我的内心,自私,以我为中心出发,没有利他心等等。再深思,一定是宿世造过损恼他人的业,今生才会感这样的苦受,慢慢学会了忍受冷言相讥,心中对治的力量强了,烦恼自然少了。遇到不同的人,现起不同的境,起了不同的烦恼,继续反省,心中的力量再增长一分。法师时时教导我们,学佛之路漫长,不要急切,慢慢体会与法相应的快乐,培养对师长对三宝的信心,多门净罪集资,数数研习无垢经论,听从师长的教导,在生活中努力实践,当发现内心的烦恼少了一分,快乐多了一分时,更加体会到依师的重要性。与同行的业缘一天天拉近,互相关心提携,感受到师父建立和合僧团的意义,建立一个今生后世的修学环境的意义。

      在内院,法师们的关怀就象父母一样,担心我们穿得不够暖,盖得不够厚。心中有了困惑与烦恼,法师总是能耐心地给予开示帮助。在南方生活了三十多年,感觉北京的冬天没有想象的冷,没有寒雨的侵袭,阳光洒在身上总是暖暖的。

     今日,我知道自己依然是一个慢心很重的人,曾经对五欲也很贪着。还好遇见了师长,那日梦中遇见贤乙法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要学习密护根门。每每欲念一起,我唯有默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求师父解救我,然后安然睡去。一日梦中见到师父,师父把两串念珠套在我的手上,我想,师父一定是在告诉我学习佛法就是要佛法与实践两条线。那日梦中师父带着大家供灯,师父的行动很迅速,众弟子纷纷紧跟,感受应该好好修弟子相,否则跟不上师父的脚步。

决心按照印光大师的开示里所讲的,常常思惟,以此作为我的学佛座右铭:“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之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功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