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大陆房地产市场前景


 (一)前言
    2010年是大陆房地产「调控」年。14月,房价快速上涨;56月,房地产调控力度加大,市场观望气氛转浓;79月,房市出现反弹迹象,展开二次调控;进入第四季度,10月份房地产市场量跌价挺,11月房价整体仍呈上涨趋势,1213日至19日,很多城市成交量涨幅超过20%,部分城市房价创新高;20个主要城市部分地块成交价再度刷新纪录,地王频现。环顾2010年大陆房地产行情,一方面商品房销售总额可能达5.3兆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另方面房地产市场调控频频,结果是房价依旧坚挺。
    在通货膨胀预期与1112月房地产市场继续升温的情况下,大陆自1226日起调升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调升0.25%,存款基准利率提升至2.75%,贷款基准利率提升至5.81%。在宣布再度加息之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相应调高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有关升息对房地产的影响,有的认为加息幅度较小,对购房者影响不大,对房价无平抑效果。
    近几年大陆房价上涨速度高于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房价收入比越来越高,很多人越来越买不起房子,房地产基本上已经脱离了刚性需求而趋向投资性需求,泡沫越来越大。虽然2010年新开工面积增加、保障房建设提速等,将使2011年的房地产调控面临有利形势,但通货膨胀预期、热钱涌入等因素,将增加房市的不确定性。时序进入2011年,房价与物价走势是各界关注的两大焦点。温家宝最近表示在任期内一定要使房价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将很快面临考验。
           (二)房地产调控困难重重
    大陆房地产历经今年4月与9月两轮严厉调控,政策手段从传统的税收、金融到增加住房保障建设等,甚至部分城市还实行了限售政策,但这些并没能控制住房价,房市越调越旺。对此,温家宝也不得不承认房市调控「确实很难」。
    房市调控之难,大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六大难题:一是城镇化的刚性需求;二是现有民间资本投资领域过窄;三是国际热钱涌入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四是房产持有税收制度缺失,大陆目前个人住宅没有房产税、不动产税;五是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六是大陆各地经济发展差距持续扩大,「一刀切」的房市调控政策效用大打折扣。
    关于民间资本投资领域过窄,不断高涨的消费物价指数(CPI),导致大陆已经连续8个月实际利率为负,房地产投资成为居民的投资首选。最近大陆央行发布的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四季度有26.1%的居民在投资方式上首选房地产。此外,近几年平均利润率在20%以上的房地产业已成为「吸金场」,今年以来,「康佳」、「远大」、「TCL」等家电企业纷纷布局房地产业务,涉足的资金规模约达千亿人民币。目前房地产开发商大量资金仍然留在房地产领域,2010年前11个月全大陆房地产开发投资达4.3兆元,已超过2009年全年的3.6兆元;庞大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加上不断投入的炒作资金,使房市欲冷不易。
    在国际热钱涌入方面,大陆「国家发改委」最新一份「警惕外资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报告指出,20102月份以来,通过各种形式流入的热钱至少有73.5亿美元进入房地产市场。
   在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方面,近10年来,各地土地出让金收入迅速增长,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不断提升。2009年达到1.5兆元,相当于同期全大陆地方财政总收入的46%左右;有些县市占预算外财政收入的比重已超过50%,甚至达80%以上。土地财政是造成大陆房价持续上涨的最根本的原因,未来的调控应该针对土地财政进行改革。 
           (三)2011年房价走势与调控预测
    2010年是房地产调控年,2011年房市表现与调控政策又将何去何从?根据大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前11个月房地产新开工面积达14.5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8.71%,新开工面积可能在2011年陆续上市,届时房市供求关系将有所改善。「中国人民大学」预测2011年上半年,房地产业资金链将出现严重问题,房市将全面调整,房价会出现接近20%的下滑。「中国社科院」2011年「住房绿皮书」也表示,2011年房地产业资金链趋紧,房价会出现近20%的下滑。有人看跌,但看好的亦大有人在。未来在城市化趋势下,土地短缺局面难以改变,城市人口持续膨胀与民众强烈的住房改善需求,将会继续推动房价上涨。「美联物业」预测,2010年被压抑的购买力会集体释放,房价仍会上涨2011年全大陆平均房价将有15%至20%的涨幅。
    2010年底房价再涨,让各界省思为什么推出诸多调控政策后,房价还在涨?可用的调控政策究竟还有多少?对此128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02011)」预测,2011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会进一步严格和具体化,在通货膨胀预期的前提下,2011年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放松的可能性非常小,且不排除推出更严厉政策的可能。
    在房地产业众多调控政策中,目前房产税备受重视与讨论。房产税在于增加投资者的持有成本,改变投资者对未来的收益预期,能够使资金实力不足的投资者退出房地产市场;既可以抑制房价涨势,也可以增加税收。各界普遍认为房产税一旦开征,短期内对房市成交量的冲击很大,并有效促使房价下跌。「十二五」规划推动房产税改革,大陆财政部也明确表示推进,有可能于2011年初在上海和重庆试点。然而尽管不少人对房产税寄予厚望,但亦有人持不同观点,认为房产税对于房地产市场只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各界对房产税改革的期望值有些过高,效果也有些夸大,实际上在很多征收房产税的国家,照样存在房地产泡沫。
    照目前政策基调看,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依然是调控目标,未来将会根据前两轮的调控效果做出针对性的调整,多数预测2011年第一季度会将实施新的调控。
           (四)结语
    大陆房地产经历连续12年的小跌大涨后,房价必涨已成社会共识。尤其从2010年年初起,陆续推出「国十一条」、「国十九条」、「新国四条」、「新国十条」等一连严厉调控措施,相关部门和地方的配套措施也多不胜数,这些措施都集中在抑制投机性需求、增加供给、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和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等几个方面,但收效不大,其后果是民众对政策的信心越来越低,对房价持上涨预期的却是越来越多。
    大陆历次房地产调控政策内容涵盖金融、税收、土地、保障房建设与行政措施层面已经推出的调控政策如能落实到位,应能发挥其效果。例如按照2010年580万套、2011年1,000万套保障房供给的目标,如果按时足量供应,房市供应结构必然发生重大变化,进而逐步解决低收入与中低收入民众住房难题。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政策没有彻底执行,导致民众信心不足,前述大陆国务院住建部所提出的调控六大困难,显然回避了这个问题。今后大陆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将形成常态化,而政策的落实程度,将是调控成败最大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