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烟承诺—我们忽悠了世卫组织


2010年1月9日,是我国加入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5周年,虽然承诺今年1月9日在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实现100%禁烟,但是在日前公布的报告中,我国控烟工作难以让人满意——履约5年内,不仅全民吸烟率没有下降,二手烟的受害者却在3年内增加了2亿人。在西安餐馆、网吧等仍是“重灾区”,在西安最繁华的东大街,一位环卫工人每天依然至少要捡到上百个烟头。(据《华商报》)

奇怪吗?我觉得一点儿都不奇怪。因为这太符合我们的逻辑了。

不知道该如何给世卫组织交代,当然,这绝不是我等平头百姓所要考虑的事情。但作为一个非烟民,我倒认为可以有一百个理由来搪塞世卫组织。

首先,我们是一个礼仪之邦,而香烟就是我们这个礼仪之邦最重要的礼品之一。多少年来,在百姓看来,烟酒一直和“研究”是划等号的。就算是走亲访友,朋友聚会,似乎离了烟是万万不可能的。所以,我们禁烟的承诺只能打水漂;

其次,香烟其实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谁都明白,5块钱一包的烟和“九五至尊”之类的极品绝对也不在一个档次上。明白了这个道理,世卫组织还 你还有什么好埋怨的?

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我国于2007年成立了由8部委组成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工作部际领导小组,其中工信部为组长单位,同时包括国家烟草专卖局、卫生部、外交部等部门。换句话说,也就是工信部既是主导部门,又管理着国家烟草专卖局,集两个对立的角色于一身,所以大部分的时间,他们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说白了,也就是我们俗话常说的,工信部只能干着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差事。世卫组织要是不服气,你来站到这个位置试试看?

承诺落空,这和我们中国人的秉性有关。我们愿意说空话,我们愿意将好多事情落不到实处。我们几乎在所有的媒体上连篇累牍,我们几乎在所有的公共场所都张贴有禁止吸烟的标识,但是说白了我们这就是贴给人看的,至于香烟么该卖的我们还继续卖,什么鹤舞长沙,心随好猫之类的广告依然照播不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