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记行


    六尺巷记行

    

1、六尺巷位于安徽桐城,临去前查资料时才知道,大名鼎鼎的六尺巷故事就在这。

2、资料:清朝康熙皇帝时期的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京城做官,他老家桐城的亲人起房造屋时与邻居吴姓人家因地皮发生争执,家人去信请他出面处理。这位大学士看后立即回信说:“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意思很明白:应当退让。家人看了信以后,主动让出三尺。邻居吴氏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三加三等于六,才成了“六尺巷”。

3、资料:1956年,毛泽东主席在接见前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以“万里长城今尚在,哪见当年秦始皇”来比喻只有遵守和平友好的准则,才能推进中苏两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和平。在举世瞩目的六方会谈中,我国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也引用这个典故,表达了我国追求和平、劝和促谈的真诚。2006年11月21日,国务委员唐家璇等到桐城考察。在参观六尺巷时,唐家璇充分褒扬了桐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欣然题词:“桐城六尺巷,和谐名城扬。”

4、

5、

6、张家父子资料: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乐圃,安徽桐城人,康熙六年(1667)进士,以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入直南书房,升翰林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后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廷玉(1672-1755) 字衡臣,号研斋,安徽桐城人,清朝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太保,封三等伯,历三朝元老,居官五十年。康熙进士,雍正朝保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加少保衔,后加太保。

7、张英是清醒的,当年的宰相府,当年的吴氏大宅,俱已成了瓦砺尘烟,飞入平常飞燕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