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70年代之前的人来说,广播操绝不陌生,大家几乎都是听着每天早晨的广播操喇叭声成长起来的,学校、单位、部队等等地方,每天早上都会按时响起广播操的声音,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做操和锻炼。没有人论证过广播操是否真的能锻炼身体或者有益健康,但也很少有人怀疑过它的合理性。某种程度上来说,回想起那个每天都会听到“现在开始做第三套广播体操”的年代,过来人很可能都会感觉到一种温暖和一丝怀念。
今年的八月九号,北京市恢复广播体操,按照规定,国企职工必须百分之百参与。新的政策中不仅把工间操的落实程度纳入基层工会纳入年底考评,对考核优秀的企业提出表彰,不合格的则要予以批评;更把广播体操开展情况作为各单位一把手的考核指标。对于恢复恢复广播体操相关部门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此后不久,就曾在一些单位大院或者门口看到久违的集体广播操。
在我们的脑海中,广播体操是停留在学生时代的记忆。那个时候,不仅每天课间要列队到操场做广播体操,每个学期更要举办各班级间的广播体操比赛。比赛结束后,学校还会从各个班级里挑出广播体操做得比较规范的同学组成校队,去参加学校间的比赛。不要小看简单的广播体操比赛,这代表着各个班级、学校的荣誉,当然,对于每个学生来说能被挑选到校队更是一份莫大的荣誉。可见,即便在几十年前广播体操也不仅仅是增强人们体制这么简单。
如今,已经有了59年历史的广播体操被重新提到这样一个高度一时间引发了大家的广泛讨论。有人认为这是一件大好事,因为现代人工作更加忙碌,劳动者中“亚健康”人群越来越庞大,恢复广播体操对于缓解工作压力,改善人们身体状况大有裨益。也有人觉得时代不同了,在现代大规模强制恢复广播体操缺乏相应基础,人们更乐于追求个性化的健身方式。还有人提出,广播体操中的一些动作并不适合现在的都市白领们,即便每天坚持做广播体操也未必能达到健身目的,更何况坚持下来的难度很大。我觉得不管怎么样,恢复广播体操的目的终究是好的,人们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确实需要进行必要的身体锻炼和放松。但是,真的有必要强制推广广播体操并把其上升到“一把手”的高度吗?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股份制、民营经济强势崛起的情况下,诸如恢复广播体操这种面向全社会的倡议很难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一呼百应。各个企业、单位有不同的情况和特点,恢复广播体操更不能一概而论。所以,恢复广播体操首先选择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进行,可恢复广播体操仅仅局限于这些单位便有悖其初衷和目的,更难谈上真正的“全民健身”。对于相关部门来说,与其把推广广播体操作为一项行政命令强制推广,不如根据各行业、单位特点进行有效宣传,使健康观念真正深入民心,方能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
对于全面恢复广播体操,还有人提出每天上午抽出时间来做广播体操不适应当前人们的工作习惯。众所周知,今年北京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上班时间已经调整到上午九点,而外企、民营企业的上班时间在这之前都已经做出相应调整。推迟上午上班时间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现代都市人的生活和缓解早高峰的交通压力。这样一来问题便出现了,上午是人们工作效率较高的一个时段,当人们刚刚到单位没工作多一会就要停下手中的工作集体做广播体操,必会影响到一个上午的工作。时代不同,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跟过去几十年发生了很多变化,我们很难要求现代都市人在奔波了一两个小时到单位后,刚工作没一会便要放下手中的工作来做广播体操。
最后,便是很多白领女性所担心的问题了:身着职场女装能做广播体操吗?对很多女性来说,尤其是每日忙碌在写字楼里的白领女性每天都要穿职场女装、高跟鞋上班,而这身装束在几十年前的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的。作为职场女性中的一员,我很难想象办公室里的女孩儿们穿着高跟鞋、套裙、衬衫做广播体操的样子。即便大家在单位规定下不得不去按时做广播体操,这身装束又怎么能保证大家做广播体操的质量和做操过程中的安全呢?我们总不能要求办公室里的白领女性们都在单位备上一套运动装,然后为了做操跑去卫生间换衣服吧。
全面恢复广播体操的初衷是好的,现代人在巨大的工作、生活压力下也确确实实需要进行必要的锻炼。但是作为一项全民性的行为,特别是对于现代都市人,人们需要的更为人性化、有效的健身方式。对于有时间、有条件进行广播体操的单位当然应该去号召大家在工作之余加入到广播体操锻炼中,而对于不适宜以广播体操这种方式锻炼身体的人们来说,需要的是更强的健身意识和一些适宜不同人群进行的锻炼方式。
时至今日,全民健身已经不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更多地体现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诉求。广播体操也好其他方式也罢,最终目的是普遍改善人们的身体状况,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全民推广广播体操只有因人、因式方能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才能被更多的人们接受。“一把手”可以让单位重视广播体操,但不能让人们真正重视身体健康,更不能使全民健身真正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