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老师在讲台上谆谆勉励学生做事要专心,将来才会有成就。
为了具体说明专心的重要,老师叫过了一名学生上台,双手各持一支粉笔,要他在黑板上同时用右手画方,左手画圆,结果学生画得一团糟。
老师说:这两种图形都画得不像,那是因为分心的缘故。要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你想同时追逐两只兔子,不如专心一意追逐其中的一只兔子。要知道一个人同时有两个目标的话,到头来你就会一事无成的。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要成功,你只能一次选定一个目标,咬住不放,锲而不舍。要明白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暖的。
所以说,不论就业或创业,一定要选好自己准确的目标,在选定了目标之后,万万不可操之过急,要勤奋努力,遭到挫折也要坚决不放弃。
请记住这样一句名言:成功最大的障碍,就在于放弃。人生就象爬阶梯一样,必须一步一阶,丝毫取巧不得;只要一步一阶,终必抵达山顶。如果止步不前,那你的失败的命运正在前方等待你呢。有的人总认为自己很了不起,甚至一张口,就足以吞下一头大象。
那我来告诉你,这其实不是你的嘴巴大,而是你的心思太大。独自吞象,那可是十足的神话。专心致志做好一件事,那就可以说你的成功,只离你一步之遥。
但是我还有一番话跟你讲,有人说过,一心不能二用。老师和家长在你上学、听课的时候,总要嘱咐你:“要专心”,甚至提出了理论根据“一心不可二用”。的确,如果上课时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想着课后将进行篮球赛的事,或自习课上一边背诵语文课文,一边演算数学习题,这都会影响学习或复习效果的。
然而在你“一个心里”听老师讲课的同时,却也不知不觉地记录着讲课的内容要点,观察着老师演示实验的现象和变化,你的脑、耳、手、眼都同时在不停地活动,你同时感知到的有老师的语言、板书、实验,当然也包括老师的情感和动作,你自己也在那里听、写、看、想,你仍然只有“一个心思”——要专心学习,但它却用在了几个方面,这时一心似乎又可以多用了。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这原来是注意这种心理活动自行调节,来进行的多项活动的,这就叫注意分配。人们的一切学习、工作的时候,开始活动都离不开注意,它就像是一座大门,凡是学习的对象要进入我们的大脑,都要通过它,而且这座大门的门卫是森严的,它不允许“马大哈”通过,而对那些“专心致志、全神贯注”的学习者,是含笑颌首,奉为上宾的。集中注意力,在学习和工作上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我们在学习或者工作中,遇到的对象不会总是单一的,这时注意就需要同时指向好几个对象或好几种活动,这就需要注意的分配。
说到这儿,似乎有点矛盾:一心不能二用,一心又能多用。这是什么道理呢?这就是说,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第一个条件是,你所参与的活动里,只有一种活动是生疏的,是需要把较多的注意集中在这种活动上,而同时进行的其余活动都是不需注意过多支配的“自动化”的活动。比如有时我们一边走路,一边和别人谈话,一边观看周围的景物,甚至还可以思考问题,走路成为不假思索的熟练动作,当然就不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上面,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了,和别人谈话或讨论问题,成为他们的主要注意对象,自然大部分注意力就集中在这方面的活动了。
而对于正在学走路的孩子,在他学走路的时候,虽然也想看看周围的景物,但他的注意力需要全部集中在“迈步”上,要在迈步时保持身体平衡,不致摔倒,那就顾不得观看周围的景物,只得注意眼前的地面、自己的腿脚。
我们学习、工作也一样,往往需要同时从事多种活动,注意力就要适当分配,有轻有重。比较熟练的活动,自然就不需要高度注意了,而那些比较生疏的活动,就非集中注意不可。要把注意力同时集中在几种都不熟练的学习活动上,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心不可二用。
同时我还想说说我个人的想法,我这个人有一个坏毛病,就是一般时候我的一心,总是会二用的。吃饭的时候,我喜欢看书,那不等于我会把饭扔在地下吧。我写文章的时候还喜欢听音乐,如果缺乏音乐的伴奏,我会觉得很无味的。这样算不算一心二用呢?大家来说说看。
我这话一不小心就走到岔路上去了,刚才咱们谈的是成功的事情,不知道怎么的一下子就扯到一心能不能二用上去了。其实也不矛盾,因为咱们只要专心致志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成功离咱们一定不会远的。一步之遥也绝对不是不可能的。再说了,一心可以同时二用跟成功之间也只是一步之遥啊!你说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