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泽明,“电影天皇”,也被美国最成功的商业导演史蒂芬·斯皮尔博格称为“电影界的莎士比亚”。《梦》,1990年诞生,色彩绚烂、想象力丰富、寓意深刻、感染力极强,太阳雨、桃园、风雪、隧道、乌鸦、红色富士山、垂泪的魔鬼和水车之村,八个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片段,却在黑泽明大师80岁的长景、全景镜头里以不同的姿态展现,那么自然地构成了一个大胆的梦。
第一次看,还很年轻;至今,仍在读。
八个梦,有美梦,有噩梦,主题都很明显:和平、反战、保护自然。这不正是现如今我们所关注的?20年前,年迈的黑泽明就已目光犀利地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我可以打出《太阳雨》里的狐狸迎亲的节拍,可以清晰记得梵高画里的场景如何与电影融为一体,甚至记得影片中那片摇曳的水草如何向我们发出电影结束的讯号。
这是一位老人确定又不确定的《梦》,也是让我读百遍也不厌倦的《梦》...
我们的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