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知识点 写出表达式


  每一次上高三,都像第一次一样,面对的情况不同。说经验,谈不上。下面说说近段时间备考时的三点做法:

  1.配合备课组工作,执行备课组制定的教学计划,统一教学进度。

  2.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我所教的两个班,都有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不能学好数学,因为从小学到现在就没有好过,一做数学题、或是运算较复杂就心烦;有部分学生一道题做了二、三遍,得出一样的答案,认为自己没有错,但与正确答案不符。错误的思想观念实现不了目标,错误的解题方向得不到正确的答案。因此,以电影《冲出亚马逊》为例子,渗透以下的思想:高考备考需要大量的训练,改变不正确的观念,不要怕苦。部分学生看过该电影。从教育的角度看,电影反映了两种现象及其对应的两种结果。两种现象是教育和训练,对应结果是改变了观念,提升了技能。教官的训话和各种惩罚是教育。通过教育,学员改变了观念,并坚持后续的各项训练;经过训练,学员提升了技能。在高考备考中,即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观念,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训练中,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促进学生的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1)寻找理解、记忆和运用的支点

  数学难学,主要体现在理解难、记忆难、运用难三个方面。复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找到各章知识点理解、记忆和运用的支点。如三角函数的性质:单调性、对称轴和对程中心是比较难。本人归纳为“一个中心,二个基本”。一个中心即是三角函数的图像,是记忆的支点,三角函数的所有性质尽在图像中。两个基本是指基本增减区间、基本点(对称中心、对称轴)。学生只要看到三角函数,会画图,能说出性质,即到达了目的。

  (2)培养学生“找到知识点,写出表达式”意识,提高独立思考和解题的能力。很多学生在做大题,特别是做概括性较强的题目时,感觉无从下手,或是看不懂题目。主要原因就是对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不清,或是找到知识点,写不出对应的表达式。高考备考,数学教学的重点,就在于促进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解题能力。于是,提出了“找到知识点,写出表达式”的观点。它引导学生去分析、思考解数学题的过程、步骤和方法。平时的教学强化学生这种“知识点与表达式”间的联系意识。

  以上是本人高考备考中的三点做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高三年级组第一次月考交流)

                                          201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