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头条】
短短二三年的时间,让我们相当一部分人改变了想法,看到改革确实有可能越改越糟糕。近年来的司法改革是如此,代表法的修改再次正式地释放出这么一个信号:改革正在走下坡路,我们已经开始走上了越改越糟的这条路。
——张千帆:为什么改革会越改越糟
◎语录·相关
——言即行:读张千帆《为什么改革会越改越糟》
【语录·史鉴】
深圳特区成立三十周年之际,《南方都市报》八月二十五日在深圳举行庆祝特区成立纪念诗歌大型音乐会,发布了“深圳梦三十年致敬榜”,第一位是邓小平,“香港”名列第二,而当“梁湘”出现在第五位时,全场掌声雷动……在座的深圳市老领导、前副市长邹尔康与梁湘之弟、经济学家梁文森激动不已。几天后,深圳官方组织的“深圳经济特区三十年三十位杰出人物”评选揭晓,袁庚、王石、马化腾、史丰收等榜上有名,而梁湘这位曾任深圳市长、市委书记、对深圳特区建设居功甚伟的深圳拓荒牛却被有意忽略了。背后的原因众所周知。有评论指出,与官方那份“非富即贵”的势利名单对比,《南都》这份“致敬榜”充满感恩,并带着“拓荒牛”般的执拗,因而更值得尊敬
——梁湘:被封杀的深圳功臣
那时候,不但中组部大门前有许多上访者,就在东城富强胡同六号胡耀邦住宅前,也常常聚着一群上访人。胡耀邦早对住宅守门人员打了招呼:“对找我申诉的上访人员,一律不要阻拦。”
——胡耀邦:对找我申诉的上访人员一律不要阻拦
毛泽东讲话历来不喜欢人家做记录。这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作关于斯大林问题的秘密报告事件发生以后,表现得更为明显。但是毛泽东是我们党的领袖,讲话没有记载,留不下个东西,我这个办公厅主任不是失职吗?50年代初,有一次我向毛泽东提出,以后不管开什么会都应该作个记录才好。毛泽东说那你和胡乔木两个记一下吧。我和胡乔木也只是简要地记一些会上决定了的事项。过了些时候,毛泽东在一个小型会议上,看见我和胡乔木在写什么,就把我们手里的小本子要过去看,说你们记这些干什么,以后不要记了。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既未录音也无速记,后来根据几位同志的笔记整理的稿子,毛泽东阅后很不满意。为了吸取这次教训,以后开大会,毛泽东准备讲话时,我就请示他要不要扩音,他说“可以”,我再顺便问是不是也录一下音,他说“可以”,我们才安排扩音、录音。
——苏维民:杨尚昆所谓“秘密录音”问题真相
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在我看来他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为了抛弃苏联模式。邓小平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主要是搬了苏联模式,而实践已经证明,采取这种模式建设社会主义,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不能成功。
——沈宝祥:再谈“中国特色”
【语录·世相】
对付钉子户,不专政不足以示威,不暴力不足以恫吓,不择手段,毫不留情,才能以绝后患。我们社会主义是有优越性的,也包括我们的拆迁制度。
——李光:必须对一小撮敌对分子实施专政!
《大迁徙》对“高压维稳”严重恶果的揭露,形象而生动,全面而深刻,可谓字字血,声声泪。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看过之后都深深感到,以损害民众利益为代价换来的所谓稳定,其实是表面的虚假的稳定,它只能制造和加深官民矛盾,破坏和谐社会的建设,实在是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如果讳疾忌医,以莫须有的罪名惩治敢于说出真相的作家,只能表明相关官员已经站到了民众的对立面,站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对立面
——叶铭葆:《大迁徙》得罪的不仅仅是渭南当局
【语录·观察】
中国的制度腐败,是腐败的中国人使中国的制度腐败。不理解“腐败是制度问题”背后的“文化密码”,不理解腐败的“文化土壤”,一切都是空谈。中国人从来不缺少批判精神,但那是批判别人的批判精神,不是批判自己的批判精神。真正的反腐败反的不是别人的腐败,它反的就是每个人的“规则观”和“人情观”中的腐败,它有多难,现实的反腐败就有多难。
——方绍伟:腐败的中国人
共产党坚持的道路并不一定都是社会主义道路。不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甚至阻挠民主化进程就是党的领导已经犯错误了。目前党内民主派实际已经形成。政改方案必须考虑他们的忧虑和关切。否则,保守派就会永远占上风
——王占阳:党权、民权与人大代表专职化
一个国家崛起非常好的方法是靠制度、靠民主、靠法律制度。西方国家持续的高度发展是靠民主制度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经济的发展只是一个方面,如果政治体制改革能够得到推进,能够有效的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我们的经济发展就有长期可持续性。用经济的成就来证明政治制度的成功,这是没有科学根据,也没有历史根据的。
——蔡定剑:政治体制改革的障碍与方向
掌权者服膺于权力天性而为所欲为,其实是正常的——人们无法指望掌权者自己刮骨疗毒甚至削臂截肢。即使在部分民意的压力下,作出一些仿佛权力自我限制的做法,也起不到应起的作用。
——萧瀚 :无限权力如何自我限权?
政治改革下一步怎么办?没有一个公共讨论的平台作为前提,我想,依靠一两个德行高尚的改革家,我们是很难突破如此困局的。当民众普遍缺乏表达和参与的制度渠道时,所有善意的改革恐怕最终也只能是特殊利益集团对普罗大众的又一次利益剥削。娜拉出走之后该怎么办?我们还是先自由讨论讨论的好,让大家多说说,翻不了天的
——王靖:再问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
一点一点地改进就好了,也不一定要照搬西方民主制的所有形式,能推进到台湾的民主水平就差不多了,台湾跟咱们同文同种,弄起来比较有把握,不会搞得天下大乱
——李银河:民主是手段还是目的?
【语录·封底】
百年近代史上,每逢改革到一定程度,需要向民主、宪政的道路转型的关键时刻,总有以“国粹”抵制“西化”的思潮出现,以“爱国”为名,反对社会进步,行祸国之实。而这种言论总是有一定的迷惑力,因为它能打动国人一种敏感的情结——即“五千年辉煌”与“百年屈辱”。这种论调只能掩护国内的贪腐权势集团,误导善良的爱国者,抵制改革,阻挠中华民族走人类共同的进步道路
——资中筠:知识分子对道统的承载与失落
回过头来观察20世纪人类的足迹,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到这样“五个一般”:第一个是现代市场经济一般,第二个是民主法治国家一般,第三个是公民社会一般,第四个是现代科学技术一般,第五个一般是以人为本、多元开发、和谐共容这么一种当代的人文精神。共产党过去闹革命,本来也是想建设一个自由民主的新中国,但“阶级革命”和党国体制没有达到“五个一般”。我们要反思十月革命以来的经验教训,反思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经验教训,反思各国民主化的转型经验。今天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一方面反思过去,一方面面对未来。反思过去,是为了纠正曾经犯过的错误;面对未来,则是要大步前进,回归人类文明正道。
——朱厚泽:胡耀邦的全面改革主张
(本期责编:尉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