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上下五千年》一书


  《青州上下五千年》由青州市政协副主席隋同文执笔编著,全书32万字,配置地图和照片60幅,高档轻质纸印刷,采用当前流行的特大32开版本设计,典雅、精美,体现了青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该书被列为青州文史资料系列的第十八辑。

  《青州上下五千年》从5000年前就在古青州居住创造了灿烂的东夷文化的东夷部落写起,直至第八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至现在)的青州经济现状,介绍了古代青州的历史沿革、重大事件、历史人物、文化风情和文物遗存。记述内容以今天青州市辖区内的为主,兼顾古代青州地域内的重要者,并涉及当时的全国背景。同时,兼顾历史的连贯性和完整性,用部分篇章记述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州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历程,记述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丰硕成果。全书采用专题列篇式结构,共120篇,按历史顺序分为8编,另附青州历史大事年表,详尽记录了从五帝开始,经过1986年国务院批准撤销益都县,成立青州市,时间定格在到2004年的青州现代工业,时间跨度5000年。该书内容全面、表述准确,资料翔实、考证有据,文笔流畅、通俗易懂,兼学术性、资料性、可读性于一体,是一本比较成功的历史文化书籍,也是研究齐鲁文化、青州文化的必备工具书。

  

  

  青州上下五千年目录

  

  目 录

  第一编 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

  一、 东夷文化发祥地 …………………1

  二、 青州远古先民 ……………………5

  三、 大禹治水巡青州 …………………8

  四、 夏商青州方国 ……………………11

  五、 苏埠屯墓葬之谜 …………………15

  六、 西周灭奄封齐 ……………………18

  七、 泱泱东方大国 ……………………22

  八、 田和代齐 …………………………25

  九、 齐文化与青州文化 ………………28

  十、 失落的岩画 ………………………32

  第二编 秦汉、魏晋、南北朝

  十一、 两汉青州刺史部 …………………35

  十二、 严子陵钓鱼处 ……………………40

  十三、 汉末诸侯乱青州 …………………42

  十四、 曹操的“青州兵” ………………48

  十五、 魏晋时期的青州 …………………51

  十六、 曹嶷筑广固城 ……………………53

  十七、 人才辈出“金三角” ……………55

  十八、 民族争战与民族融合 ……………62

  十九、 南燕国春秋 ………………………69

  二十、 “永嘉南渡”与侨置青州 …………74

  二十一、 青齐豪族与“平齐户”……………76

  二十二、 显赫崔氏家族 ……………………79

  二十三、 郦道元与《水经注》 ……………83

  二十四、 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87

  二十五、 郑道昭与《玲珑山题刻》 ………89

  二十六、 佛教文化的兴盛 ………………93

  二十七、 驼山摩崖造像 ……………………96

  第三编 隋、唐、五代

  二十八、 隋唐青州北海郡 …………………101

  二十九、 隋末农民起义 ……………………103

  三十、 大唐盛世三齐重镇 ………………107

  三十一、 李白杜甫访李邕 …………………110

  三十二、 千年古刹龙兴寺 …………………114

  三十三、 窖藏佛像盛世重光 ………………118

  三十四、 李正己割据山东 …………………120

  三十五、 宋威镇压黄巢起义 ………………125

  三十六、 王师范拥兵青州 …………………129

  三十七、 剽悍成汭称霸荆南 ………………132

  三十八、 五代乱世平卢镇 …………………136

  三十九、《韩煦载夜宴图》 …………………140

  四十、 山水画师李成 …………………142

  第四编 宋、金、元

  四十一、 赵匡胤的传说 …………………145

  四十二、 宋代文人治青州 …………………147

  四十三、 王曾庙堂报君国 …………………151

  四十四、 富弼青州施惠政 …………………155

  四十五、 范仲淹忧乐黎民 …………………157

  四十六、欧阳修醉意山水 ……………………160

  四十七、 李清照情结东州 …………………162

  四十八、 宋江起义闹青州 …………………167

  四十九、 青州文人名士 ……………………170

  五十、 青州抗金名将 ……………………176

  五十一、 杨妙真与李全 ……………………181

  五十二、 李璮播乱山东 ……………………185

  五十三、 金、元时期的益都 ………………187

  五十四、 文功武略三名臣 …………………190

  五十五、 于钦修《齐乘》 …………………193

  五十六、 青州回族聚居地的形成 …………197

  五十七、 元代真教寺 ………………………199

  五十八、 红巾军占据益都 …………………201

  第五编 明 朝

  五十九、 朱元璋平定益都路 ………………205

  六十、 山东省青州府 ……………………207

  六十一、 明初山西移民 ……………………209

  六十二、 兴衰荣辱藩王家 …………………212

  六十三、 唐赛儿起义 ………………………219

  六十四、 辅政耿直刘古直 …………………222

  六十五、 为官清正钟羽正 …………………227

  六十六、 邢玠抗倭援朝 ……………………231

  六十七、 “北海世家”书香盛 ……………234

  六十八、 “海岱七子”诗韵长 ……………239

  六十九、 青州山水育清官 …………………242

  七十、 青州四古城 ………………………247

  七十一、 青州十胜景 ………………………254

  七十二、 青州六状元 ………………………262

  七十三、 十三贤与十三相 …………………270

  第六编 清 朝

  七十四、 青州的反清斗争 …………………275

  七十五、 两朝都宪房可壮 …………………278

  七十六、 辅弼重臣冯阁老 …………………280

  七十七、 藏书万卷李南涧 …………………285

  七十八、 驻防满洲旗城 ……………………287

  七十九、 康乾盛世海岱都会 ………………289

  八十、 青州的官学与书院 ………………293

  八十一、 青州地方志 ………………………295

  八十二、 青州兵镇江抗英 …………………298

  八十三、 捻军转战青州府 …………………301

  八十四、 义和团的斗争 ……………………305

  八十五、 西方文化的浸渗 …………………307

  八十六、 青州风俗的变迁 …………………311

  第七编 中华民国

  八十七、 民国革命风云 ……………………315

  八十八、 “五四”运动浪潮 ………………317

  八十九、 王尽美、邓恩铭青州建党 ………320

  九十 、 党组织的早期斗争 ………………322

  九十一、 “益都暴动” ……………………324

  九十二、 革命先驱魏嵋一家 ………………326

  九十三、 青州巨富宋氏父子 ………………329

  九十四、 教育家赵太侔 ……………………331

  九十五、 祁锡与祁天民 …………………333

  九十六、 军阀青州混战 ……………………336

  九十七、 国民党的统治 ……………………339

  九十八、 抗日烽火的燃烧 …………………342

  九十九、 两大抗日根据地 …………………344

  一○○、 三次解放青州城 …………………347

  一○一、 华东局在青州 ……………………350

  一○二、 “一门忠烈”冯旭臣 ……………353

  一○三、 “抗日县长”赵治安 ……………356

  一○四、 永远的丰碑 ………………………360

  第八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五、 解放初期的青州 …………………365

  一○六 激情燃烧的岁月 …………………368

  一○七、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 …………371

  一○八、 渡过困难年代 ……………………373

  一○九、 “文化大革命” …………………376

  一一○、 艰辛创业老一代 …………………380

  一一一、 坎坷奋斗识英才 …………………385

  一一二、 改革开放的春天 …………………388

  一一三、 益都县到青州市 …………………391

  一一四、 走向小康之路 ……………………394

  一一五、 跨入21 世纪 ……………………397

  一一六、 现代工业的振兴 …………………402

  一一七、 特色农业的崛起 …………………406

  一一八、 城市建设月新日异 ………………410

  一一九、 旅游风光这边独好 ………………414

  一二○、 先进文化异彩纷呈 ………………419

  附录、 青州大事年表 ……………………425

  后记 ……………………………………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