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方尽管放还非法抓扣的中国渔船船长詹其雄,但从日方在近二十天玩弄的花招看,可谓心机算尽,故弄玄虚,玩弄的是欺世花招。日方葫芦里到底卖着什么药?并非友善良药,也非致命的毒药,而是一付苦药或麻醉药。
无可否认,我国政府所倡导的“放人”是唯一处理问题的方法,放人则可以搁置纠纷,放人则才是止戈为武,化干戈为玉帛,挥戈反日的有效处理此事件的良策。
日方故意在将简单的问题无限复杂化去处理,将一些复杂的问题又变得简单化去对待。玩弄着是欺骗世人和国际舆论的鬼把戏,卖出的是伤害华人感情的苦药,其用意就是妄想麻醉已经觉醒的中国人民,日方对待中国人民如此走路,必将走出的是没有出路的糊涂路—
中日双方斗智斗勇
撞船事件:日方捡回皮球但仍没找准方位
─“撞船事件”日方葫芦里卖着什么药?
艾君/文
据新华社9月24日消息,日本冲绳县那霸地方检察厅24日决定以“保留处分”形式放还非法抓扣的中国渔船船长詹其雄。又据报道,日本检方25日凌晨已释放了中国渔船船长詹其雄,北京时间今天凌晨04:07搭载着詹其雄船长的海航集团金鹿航空湾流550降落在福州机场。
据称,那霸地方检察厅说,以“保留处分”形式放还中国船长的理由是考虑到对日本国民的影响和今后的日中关系,继续扣押中国船长不恰当。而日本内阁官房长官仙谷由人24日谈及放还非法抓扣的中国渔船船长一事,说,日中关系已经出现恶化的征兆,因此必须充实两国的战略互惠关系。他表示,日中关系是重要的双边关系,两国必须努力充实战略互惠关系的内涵。
为此,24日我外交部发言人姜瑜答记者问时重申,日方对中方船长进行的任何形式的所谓司法程序都是非法和无效的。她表示,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方的狡辩是站不住脚的。日方只有立即纠正错误,无条件放还中方船长,才能避免两国关系受到进一步伤害。玩弄欺骗世人和国际舆论的把戏是没有出路的。
近二十天来,经我国政府以及社会各方的不息努力,日方终于相继放还了我船员、船长。艾君观察,看似日方是表现出友善的姿态,但给我们的感觉日方似乎暗藏玄机。尽管日方相继放还了我船员、船长,但此次事件,却让中华儿女带着苦笑、带着疑虑,似乎难以高兴起来去迎接。
近二十天来,经我国政府以及社会各方的不懈努力,25日,中国船长今天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艾君感觉,看似日本是在给我们面子,但实际上暴露了日本在处理此事件时的“良”苦用心,就像是计算机把程序编好了,在按键操作:
按键一,第一个关押十天与释放。9月10日,冲绳县石垣简易法院批准拘留船长10天,三天后的9月13日,日方释放了被扣留的14名中国渔民,归还了渔船。
按键二,第二个关押十天与释放。9月19日,石垣简易法院批准将中国渔船船长詹其雄的拘留期限再度延长10天至29日,五天后,在没有到达规定拘留期限,日方再次宣布以“保留处分”形式释放我船长。
两个十天内,日方玩得何花招?可谓心机算尽,故弄玄虚,玩弄的是欺世花招。日方葫芦里到底卖着什么药?并非友善良药,也非致命的毒药,而是一付苦药或麻醉药。
日方故意在将简单的问题无限复杂化去处理,将一些复杂的问题又变得简单化去对待。玩弄着是欺骗世人和国际舆论的鬼把戏,卖出的是伤害华人感情的苦药,其用意就是妄想麻醉已经觉醒的中国人民,日方对待中国人民如此走路,必将走出的是没有出路的糊涂路。
众所周知,在涉及主权、领土完整等敏感问题上,任何国家和政府,任何国家的人民都决不会退让和妥协的。日方应该明白,在对待这样敏感问题上,为了友好互惠发展,迅速“释放我船员、船长”,归还渔船是唯一可以避免双方激发矛盾和纠纷的唯一策略,这样做无论从道义上、礼节上、外交关系上、中日友好上,都可以搁置分歧、纠纷,达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利于之间的和谐发展。然而,日本当局为何却偏偏走绕圈子推皮球的方式处理此事,对于中国政府的合理要求以及投出的橄榄枝,当成了烧火棍,却火上浇油,心机算尽,花招玩透呢?为何让本来完全可以从道义上、从礼节上、从友情上简单处理的事情变得尤为复杂起来,甚至双方随时有可能擦枪走火,有大动干戈之势,为此反目成仇呢?
这其中或许日本起初打错了算盘,低估了中国政府和崛起的中华民族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想以此为筹码玩一次攻心计。另外,因为近期亚太地区并不太平,再加上日美关系的特殊性,美国在另一方既充当了“倚天剑”的角色,日本似乎觉得底气十足。可谁知美国或许从中想玩一个“两面三刀”的角色,让这一事件在处理上一时变成了烫手的山芋,日方有来自美国的压力,也有来自中方捍卫主权的坚强决心,还有日本国内强硬派的压力,使问题越来越复杂化,变得日方没有台阶可以下了。双方随时有可能擦枪走火,反目成仇之态势。
近20天来,此事件成了一个僵局。我国政府在此次事件处理上无论基调、方针、策略、措施应该讲是充满智慧和恰到好处的。
在大方略上,我国政府本着以中日“友好、和睦、理解”的发展大局,立足于共同互惠利益伙伴关系的友好态度,以礼相待的。似乎透露出“先礼后兵”,“礼”不奏效,必用“兵”的策略,当然,这里说的“兵”并非单一指武力,而是包括武力或其它强硬手段等,同时,向日方透露出莫到“仁至义尽”时走入无台阶下的尴尬境地,体现了我国政府和人民对处理此次事件的智慧。
在外交上,从政府领导人以及外交部发言人的表述中,都充分表明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这一严正立场,同时表明,中国政府捍卫钓鱼岛主权的坚强决心。并再三提出,“放人是唯一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一诉求和声明。这在外交上,既不失体,又凸显出理性、文明、友好的大国外交风范,也一直为日本当局解决此事件留下了余地,也给了台阶。
在措施上,就是“先礼后兵”。随着在对待此次事件我国政府领导出面的级别加大,从“严正交涉”、“强烈抗议”、“无条件放人放船”、“立即送还”、“强烈愤慨和抗议”等措辞也在不断地增加强度和力度。9月21日晚上8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纽约会见当地华人华侨、留学生代表和中资机构时说:“我方多次义正言辞的向日方提出交涉,但日方置若罔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在这里我强烈敦促日方政府立即无条件释放中国船长。”他指出,如果日本一意孤行,中方将会采取进一步行动,由此造成的一切严重后果,日方要承担全部责任。温总理讲的“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实际上,就是“兵”,“礼”而不受,比用“兵”也,这“兵”,就是措施和手段。
外交声明,交涉,这就是“礼”。先“礼”,是一个文明大国对别国的尊重而采取的正义要求。“礼”是什么?“礼”是礼节,是礼貌,是礼仪,是春风,是品德,是道义、是文明的行为。
反制措施、采取手段,这就是“兵”。后“兵”,是“礼”不奏效的被迫行为,也正如温总理所讲,日方置若罔闻,中国政府不得不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如果日方一意孤行,中方将进一步采取行动。这就是, “先礼后兵”,“礼”不奏效,必用“兵”也的正义行为。
这次由撞船事件而引发的中日钓鱼到问题的纠纷,从中国政府在对待这一事件的态度以及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看,是本着以中日“友好、和睦、理解”的发展大局,立足于共同互惠利益伙伴关系的友好态度,以“礼”相待,尽可能不要因小失大,给出了合理的、理性的、正当的要求“放人”,以搁置分歧、纠纷,达到化解之目的。与此同时,随着事态发展,我国政府、民间也采取了一些反制措施,例如,派出“海监船”,驶入冲绳岛西北以西约280公里的海域,对正在那里活动的日本勘探船进行追踪;中方推迟东海谈判;中方已经暂停双边省部级以上交往;中国拒绝“日本青年上海世博会访问团”访华;中国渔政船到东海近钓鱼岛护渔;中国宝健日用品有限公司取消万人赴日旅游计划等等。
无可否认,我国政府所倡导的“放人”是唯一处理问题的方法,放人则可以搁置纠纷,放人则才是止戈为武,化干戈为玉帛,挥戈反日的有效处理此事件的良策。
“先礼后兵”,是处理此次危机,止戈为武,化干戈为玉帛的有效尝试。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发展是硬道理。“韬光养晦”“和平崛起”是我们的战略,这一思想,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和世界局势的全面把握基础之上的。温家宝总理说得好!“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平发展的精髓是什么?就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的和平。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温家宝指出,中国的发展,不会损害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绝不走“国强必霸”的路子。中国讲友好,也讲原则。“中国发展,世界机遇;中国好了,世界得利。历史将会进一步证明这一点。”
中日是东亚大国,也是邻邦,中日两国虽然有遗留的历史问题,但彼此应该本着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坦诚相待,尊重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精神,避免和防止两国关系受到伤害。
无可否认,中日在台湾、钓鱼岛、东海能源和美日安保等问题上存在发生战略冲突的可能性。此次“撞船事件”也再次表明,一些民间纠纷就可能引发主权范围而擦枪走火,一触即发。因此,中日必须建立起互信的危机处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双方民间的了解和沟通,增进两国各方面的经济、文化交流,达成两国政治互信机制,努力构建两国的和谐互惠关系,以应对两国政治关系中可能爆发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一个敢于担当的中国,永远与世界同行。”(艾君/文, 2010年9月25日于北京天为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