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创新中发展:文化节要祭经济灵魂
——浅议孔子文化节如何转型创新
曲阜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独特,曾是神农故都、黄帝生地、少昊之墟、商殷故国、周汉鲁都,是伟大的孔子、孟子、颜子、鲁班等历史名人的故乡,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迄今已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世界文化地理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影响力。
天时地利人和成就“孔子”国际品牌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孔子热”、“汉语热”、“中华传统文化热”。国家在国外开设的孔子学院目前已有140多所,遍布全球50个国家;有100多个国家的2000多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每年有大批的外国留学生报名参加我国设立的汉语等级考试;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推崇。
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是融国家级纪念、文化、旅游、学术、经科贸于一体的大型国际性节庆活动,旨在纪念孔子对人类文化的杰出贡献,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国际孔子文化节由国家旅游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济宁市人民政府、曲阜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于每年9月下旬在孔子故里、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曲阜市举办,自1984年起已连续举办了25届,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国际孔子文化节,如今已涵盖颁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文化部最高奖项“孔子文化奖”、国家旅游局最高奖项“孔子旅游奖”;演出新编舞剧《孔子颂》;举办世界儒学大会;祭孔大典;《孔子世家谱》第八次续修颁谱等重要活动。同时还将举行“时代与孔子”的网络对话、纪念孔子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孔子文化节特别节目、孔子文化高峰论坛等系列活动。
可以说,曲阜,在文化战略上,已充分利用“孔子”,打响了文化牌。孔子文化已成功走出山东乃至国门。
然而,在文化搭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文化节的差异性正在被淡化,如何让曲阜的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也能借“孔子”之力,辉煌起来,走出去?
今天,能不能从文化上迈出更大步伐,让曲阜大打经济牌,关键在于政府能否通过创新,把巨大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品牌优势、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作为孔子故里的济宁、曲阜,如何抓紧抓住天时、地利、人和这三大有利条件,把国际孔子文化节这张“孔子牌”打造成为展示人民精神风貌与城市形象品位的窗口,打造成为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发展经科贸合作的重要载体,打造成为山东一张靓丽的城市文化名片?
文化“软实力”如何催生城市“硬实力”
在济宁,最突出的县级市当数兖州、曲阜、邹城三市。比较三地,兖州民营经济异军突起,世界五百强有多家落户兖州合作;邹城,有兖矿集团、邹县电厂等总部经济效应;而曲阜,旅游、服务业收益占曲阜经济总量的60%,如果没有三孔,经济增长点在哪里?
纵观世界城市节会的发展模式,不外乎以下二种:
一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以文化特色为媒,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这种方式是众多的发展中的地区首选。
二是以文化促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展现文化真正的经济力量,而带来城市整体的赢利。如著名的法国孔福朗国际民间艺术节,孔福朗是一个偏僻小镇,搞艺术节前,小镇默默无闻,生活单调乏味。一位当地年轻的商人突发奇想,想创办一个国际民间艺术节,让小镇名扬世界。40多年后的今天,当年的创办者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每年一届,他连续在孔福朗举办了40余届国际民间艺术节,从未间断,他也连续担任了40多届孔福朗民间艺术节的主席。应当说,这是个奇迹,当年他的梦想早已成为现实。每年8月艺术节举办期间,小城孔福朗彩旗招展,五大洲的艺术团和旅游者给小城带来昼夜的狂欢,街上到处有演出,各种纪念品琳琅满目,艺术节后,小镇复归往日宁静,而艺术节给小镇的收益几乎占了她全年收入的一半。
如今,孔福朗国际艺术节已拥有了世界知名的品牌。那位掌管艺术节的老人经过40多年的精心打造,让它的赢利模式越来越完备。而他的组委会机构,不过只有区区6名正式工作人员。是他们带领大批志愿者把节日活动安排得丰富多彩、井井有条。艺术节不只让孔福朗家喻户晓,让知道它的人有参加的欲望,它还成为这个小镇不可或缺的经济支柱。这才是文化的经济力量。
再以德国的慕尼黑啤酒节为例。2002年的啤酒节期间,数百万游客在16天内喝掉了570万升的啤酒,吃掉了44万只鸡,30.4万条猪肉香肠以及87头牛,还未计算交通和住宿,估计16天的收入不少于4500万欧元。
文化为经济做了什么
文化的实力就是经济的潜力。
一个城市,实力靠经济,影响力靠文化。只要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在今后的文化节经济中,多让曲阜的经济亮相,致力于培育曲阜民营经济的崛起,曲阜的腾飞才会有坚强而丰满的两翼。
当我们在思考我们的城市节会如何发展生存下去时,我们是否考虑到这个城市节会给这个城市带来了什么?城市中的人们是形式上的参与还是意识里的真正参与?它又该以何种方式带动人们的参与?因为,参与带动消费,从而带动相关产业链的纵向和横向的发展。经济是基础,文化是上层建筑,二者相辅相承。
当我们想推广一个城市节会时,其时我们是在同现有市场经济中的所有营销活动一样。不要让观众出现审美疲劳,需要长期的战略思考,更要有短期的治标策略,更需要现代市场营销方法的策略支持,如果文化节进行市场化运作,政府买单,企业唱主角,特色的产品、炫目于心的品牌形象塑造、创意精准的传播策略等将会使新一代的文化节变身为华丽的经济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