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志: 若上一层楼需吸取马6/君威经验
5年新启点 新锐志竞争力分析
你得承认丰田的精明和谋略的深远,即使在推出某些车型时并不适逢其时他却仍然坚持,为什么?因为他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几年里这一细分市场会变的活跃起来。譬如说,锐志。5年之前,对于国内的中级运动型车市来说几乎还是一片空白,也就在这个时候,丰田锐志投放中国,成了为数不多的运动型中级车。在那个时候,马自达6可以说的上他唯一的对手。但5年的光影之后,思铂睿,新君威,睿翼等陆续加入该细分市场,逐渐加剧着运动型中级车市的竞争激烈程度。
中级车现状:运动型车的“少”不止表现在个数上
从造型以及厂家的定位来说,我们可以大概可以了解到一款中级车型是属普通的商务型还是运动型。
中级车型由始以来就有着商务车的烙印。在早些年代,这些中大型车多是服务于政府部们,而后来到了公司企业,由于这些车型的特质,比如说稳重,空间大特别是后排的表现,成了公司的商务用车。同样,早些年这些车型价格过高,普通百姓消费不起,所以当时推出的中级车就是满足这类消费群体的。不过由于国人喜中庸,喜大,对于时尚新事物的接受速度不高,即使到现在部分中级车开始走入家庭的时候,畅销的还是那几款带有商务色彩的中级车,比如帕萨特,雅阁,天籁等。
由于最终市场需求的缘故,单从个数上来看,运动型仅是商务车型的几分之一,常常提起的也就马自达6(睿翼),锐志,新君威,思铂锐,迈腾等等。从市场表现上来看,老款马自达6、新君威处在第一阶梯上,但是销量仍不可与传统的商务车型轻则上万,甚至近两万的数字相提并论。锐志、迈腾表现中规中矩,处于运动型中级车的中挡水平;似思铂锐和戈蓝等车型已被市场严重的边缘化。
运动型车市的市场有多大 新锐志竞争能力分析
运动型车市的分额到底有多大呢?个数与销量能说明问题,但我们不能以这个量去绝对的去衡量全部,否定运动型车的作为。
定位售价是销量好坏的重要因素。马自达6很好的例,一般情况下来说,价格低了,那么受众面就广了。马自达6的老尔弥坚正是靠着大幅降价来做到的。相反,睿翼虽脱胎于马自达6,但由于定位原因其价格要高出老马6一截,尽管造型时尚了,更有运动味了,但是反应在成绩单上的数字却不那么光鲜。
新君威的热销也是一个特例。一是价格够实惠,最起码刚上市时够实惠,18万元不到,充分的拉近了消费者的心理门槛,后期产品调整时,低价位车已经消失,这也算是新君威的转型成功吧。二是上汽连续得当的营销策略,宣传时技术欧化,并多次举办多S弯挑战赛,让更多的消费者亲身体验到了新君威的驾控感受。
当然,售价和营销是产品走向成功的重要附件因素,最根本的还是自身的产品力。过去的5年虽然锐志没有大红大紫,但是性价比超高的后驱操控悍将的形象以被许多人所熟知。丰田的早来没有错,至少它奠定了消费者的广泛口碑基础。新锐志在动力系统上没有变化,只是在一些输出参数上做了调整。它最大的亮点表现在视觉感官和配置上。造型为显锐利,有了LEXUS的几分风范,内装做了优化更加新颖,高档。配置上多数车型出现了拨片换挡,自动驻车,车辆周围的影像显示等功能。总体来说,自身的产品力有了较大提升。
当然,如今的市场环境已不同以往,是好事也是坏事。先说不好的一方面,即竞争会更加激烈;好的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运动型车推向市场,就说明这一需求的潜力还在,厂家也会以各种形式进行宣传,从大环境上来看,对新锐志的上市是有益的。在这,我们可以肯定新锐志在产品力方面的提升,凭借它之前的品牌形象,游走于市场仍不是问题。不过若想在较之前有更大的突破,带领运动型中级车这一细分市场走出泥淖,则需要吸取马自达6和新君威成功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