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我的女儿缠着我,让我给她讲个故事,才可以睡午觉。于是,我顺手拿起一本旧的幼儿画报,给她讲了一个《谁的衣裳香》的故事。
“小伙伴去演节目,穿的衣裳很漂亮。跳跳蛙穿上了背带裤,火帽子穿上了小西装。”“火帽子问小象”“我和跳跳蛙,谁的衣裳更漂亮?”小象说:“跳跳蛙的更漂亮!””
”火帽子,不服气,拉着跳跳蛙问小狼:“我和跳跳蛙,谁的衣服更漂亮?”小狼说:“跳跳蛙的更漂亮!”火帽子气得脖子胀。走近跳跳蛙,半天没声响。”
“火帽子闻了闻跳跳蛙,突然大声嚷:“跳跳蛙的衣裳霉味大,呛得我鼻子痒。”“火帽子赶忙问小狼:“我和跳跳蛙,谁的衣裳香?”小狼说:“你的衣裳香!””
”跳跳蛙不服气,拉着火帽子问小象:“我和火帽子谁的衣裳香?”小象闻了闻:“你的衣裳霉味大,火帽子的衣裳喷喷香!”“火帽子高兴得使劲儿嚷:”跳跳蛙的衣裳臭,我的衣裳香!”跳跳蛙,坐地上,蹬着腿,眼泪淌:“你说我衣裳臭,你让我好悲伤!”(选自幼儿画报2008年第32期)
但我给女儿读完这上面一段以后,我发现这个故事,就是我们现实学术界一些人的人性写照。本来讨论的是一件事情本身的问题,比如,“曹操墓的真伪?!”这本是个学术问题,大家开研讨会,进行学术讨论,并且在媒体上和专业杂志上发表,甚至在博客上发表文章和证据,这是允许的,是良性的,是合理的。但是,不能因为学术观点的不同,进行人身的攻击,指责别人是伪科学,伪学者,这是不对的,是不讲理的表现。人怎么能没有任何错误呢?即使在伟大的人,都有其局限性。不能对科研工作者进行人身攻击,如果,您真的对他的身份有怀疑,可以去有关部门核实,也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如果,对他的观点有不同看法,则可以更加直接地就事论事,而不必为别人贴什么伪科学的标签。否则,长此下去,谁还又敢以负责的态度说真话呢?这样,只能让网络成为传播各种谣言和八卦新闻的温床。
不过,还是让我们看看,孩子们怎么解决吧。幼儿画报继续写道:“火帽子见跳跳蛙真哭了,赶忙对他讲:“别着急,别悲伤,衣柜里放块小香皂,衣裳就会变得喷喷香!”跳跳蛙,不哭了,一边跑,一边嚷:“我要去买小香皂,把衣裳熏得喷喷香。”(选自《幼儿画报》2008年第32期,吴凤岚教授讲给宝宝听)
其实,孩子们都知道团结友爱的重要性,作为科研工作者更加应该团结友爱。可以互相竞争,甚至互相辩论,但应该注意分寸,同时,不能以别人的身份做文章,要尊重别人的人格。但伤害到别人的时候,应该学会伸出友爱之手,告诉别人,自己也是善意的,希望别人可以改正错误。而这种真诚的态度,才能打动别人的心,让别人真的改过,并付诸行动。
如果,我们都可以以一个孩子的心灵和目光,来看待这个世界,那么,我们的世界将会充满纯洁和童真,而不会再有孤独和伤害了。
至少,我们的大学应该有这样的环境,这样,我们的大学才可以培养大师,而不是“大师”。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王月丹 博士
于学院路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