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车企忙内讧,大灰狼却要来了!


\ 周丽君

2011年,日产Leaf聆风)、雪佛兰Volt(沃蓝达)等国际巨头的电动车,都将杀入国内车市。

大灰狼就还要来了,深陷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纠葛的国内企业,却忙着拉帮结派、跑马圈地:818日,由国资委主导,16家央企组建了电动汽车联盟,将上汽、北汽、广汽等地方国企拒之门外;826,由南方电网发起的深圳新能源行业协会正式成立,将非当地企业拒之门外……

内讧现状所导致的结果,很有可能如传统车市,仍由国际车企把控。必定目前无论是研发投入,还是技术成熟度,自主车企都远不如国际车企。

《第一财经日报》曾对国内17家主流自主车企的新能源车做了统计,累计投入57.2亿,每家平均投入3亿。而雪佛兰Volt研发成本就高达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2.5亿元。也就是说,通用一款车的研发投入,就快要达到国内17家主流企业的投入总和。

研发的差距,自然决定了技术的差距。

如作为一款100%零排放的纯电动汽车日产Leaf,在半个小时内就能充电80%。同时,由于采用层叠式紧凑型锂离子电池驱动,在完全充电的情况下,日产聆风可以实现160公里以上的巡航里程,完全可以满足大部分驾乘者的日常驾驶需求。与形似的TIIDA相比,Leaf的最大功率相同,不过最大扭矩则高出127Nm

日产Leaf的技术已相当成熟,国内自主车企的技术水平根本难以与其匹敌,以至于在参加近期日产Leaf试乘试驾的广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万庆良都这样赞誉:Leaf有很强的操控性,开起来也十分平稳,在车内几乎听不到发动机的噪声,最难得的是电动车没有任何的尾气污染,十分环保。”

无论是研发,还是技术,国际车企都已处于领先位置。

或许正因为如此,我们更需要拉帮结派,搞联盟,以抗衡国际车企。但在老一辈评论员程远老师看来,我们的联盟就像一群乌合之众:“总观世界汽车业的历史,所有新技术的取得,没有哪一项技术的突破,是由几家企业联合做成功的。只要是真正的企业,彼此总是会保守机密,窥探对方,以求自己独家的先期突破。”

难道自主车企就没赶超的希望吗?笔者并不这样认为,但如果我们仅仅是借助电动车项目,妄图圈占更多的财政资源等,以至于弄虚作假、中饱私囊,那我们真的没有任何希望了。

研发可以有差距,技术可以有差距,必定家底有限。但自主车企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坚持不懈的精神,绝对不能有丝毫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