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要有一定的思想高度和战略思维


海尔是如何从公司仅有几十人发展到如今的十七万人呢?并在让海尔享誉全球的呢?亚洲系统之神刘海容曾说过:领导者要有一定的思想高度和战略思维。海尔能有这样的发展,领导者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凌敏接手残破不堪的海尔后,海尔开始了一套艰难苦惑的发展道路,从引入德国生产线之后,新的生产和技术让凌敏看到了海尔振兴的希望,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卓远的眼光,和卓越的想法从来没有让凌敏动摇过面前海尔所难以肩负的重担,他想把海尔品牌打造成中国的品牌,让海尔的名声享誉全球,改革开放的到来即使机遇又是挑战。在考虑建海尔科技园的时候,凌敏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说他在做他的思想梦,好高骛远,不切实际,19亿的建科技园的资金哪里来,当时的海尔还亏钱国家几亿的资金,再建科技园这不是空谈吗?
     抉择又一次面临,德国的AC公司也正在中国寻找合作商,只要与之合作,就可以马上解决海尔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并可以让海尔马上发展起来,可使凌敏想的更长远,他所考虑的是更深层次,如果与AC合作,海尔品牌可能从此就从市场消失,从这个世界上永远的消失了,中国会成为德国的一个廉价的加工厂。最后,他放弃了这样一个机遇,因为他思考的更远更长。
   我们回头思考,如果凌敏当时真的那么做了,海尔的品牌可能在中国市场短暂的出现一个季度,可使仅仅只是一个时期,更有甚者,产品出了问题,这个产品质量问题出现一方的负责人对方是德国还是中国呢?这会让中国的家电制造业在世界产生一个什么样的恶果呢?刘海容说:中国加入WTO后,外国公司进攻将会更加猛烈,我们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如果我们有丝毫满足,观念更新的步伐跟不上时代,那么海尔品牌将有可能在一夜之间被淘汰出局,这绝不是耸人听闻,所有外国公司到中国来的战略都很明确,那就是赢家通吃,所有,对付外国公司挑战的罪好办法就是你必须成为国际化的大公司,也就是说,你必须成为狼,只有成为狼,你才有资格与狼共赢,你甘愿做羊,哪就只能被吃掉的分,今天,世界名牌的多寡已经成为强国的重要标志,一个没有之间品牌的国家,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是不可能取胜的,所有,中国必须要有之间的世界名牌,而且不能光靠一两个企业,搞一两个品牌,那不够,我们必须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民族工业联合舰队,打造出一大批中国的世界名牌,到那时,看谁还敢对中国说不。

        更重要的,作为企业的领导者,要有一定的思想高度和战略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