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饭店老店不再!改为会所了~~怀念四川饭店老店,怀念北京饭店中七楼的谭家菜
砭石博客、四川饭店、开水白菜、鱼香明虾球、蔬香樟茶鸭、谭家菜、"三丝鱼翅"、"蟹黄鱼翅"、"沙锅鱼翅"、"清炖鱼翅"、"浓汤鱼翅"、"海烩鱼翅"、陈玉亮、伏羲九砭®、山东华泰砭石、葱烧大乌参、干烧大鲫鱼、
多年不在社会上走动,最近因海外来人谈砭石砭术的传承及海外合作办学……并谈“国际砭石协会”与全球的针灸学会、按摩学会、SPA学会的学术交流等工作,加之北京四大顶级会所的伏羲九砭®砭石砭术的合作,外出走动了一下,这社会变化大!
西单绒线胡同的四川饭店老店不再!改为“北京中国会”了。
四川饭店始创于1959年,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并请郭沫若先生亲笔书匾,成为当时京城最大的一家经营川菜享誉海内外的高级饭庄。这家是俺父辈们建国初期谙熟的川籍李一氓老人畅导下建成的,用的是晚清时的勋贝子府,其曾祖为康熙第二十四子、最小的諴亲王允祕。勋贝子在諴亲王府中住了28年,直到1869年府邸被改赐给咸丰皇帝唯一的女儿荣安固伦公主,才迁到了西单附近的西绒线胡同新建的贝子府。
多年来,饭店以精湛的技艺、别致的风味和优良的服务接待了无数国家领导人及中外嘉宾,邓小平同志曾在这里由衷的赞叹:“家乡味太好了!”
建国初期,俺家还住万寿路,1959年四川饭店还没建,那时有时周六俺爹就从八一幼儿园接上小孩到西单鸿宾楼解馋~~后来有了四川饭店,也去过几次~~
四川饭店老店不再!改为“北京中国会”了,总觉得不是当年的景了~~
前几年去过位于西城区什刹海柳荫街的四川饭店恭王府店毗邻后海,背倚恭王府花园,正是闹中取静,一品美味的好去处。总厨郑绍武先生是已故川菜大师陈松如的得意门生,国家级评委、中国烹饪大师。郑绍武大师厨艺精湛,烹调技法独特。他烹制的代表菜肴有“开水白菜”、“鱼香明虾球”、“樟茶鸭”等颇有特色~~俺是最爱 “开水白菜”的,“开水白菜”是川菜的经典代表菜之一,是川菜高档筵席上的一味佳肴。其用料讲究、烹制过程复杂,此菜关键在于吊汤,它是用鲍鱼、鱼翅、老鸡、老鸭等原料经过十多个小时的熬制,再用鸡胸肉打成鸡腻子清三遍汤,汤汁色泽清澈,如开水一般,但口味依旧浓郁。
川菜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年轻是俺是最爱到四川出差,为了吃啊~~
鲁菜嘛,俺是最爱丰泽园~~
丰泽园饭庄是北京经营正宗山东菜的著名老字号,是旧京城“八大楼”之一,创办于1930年。新丰楼的“堂头”栾学堂在同德饮号经理姚泽生资助下创建。借用中南海内园林建筑“丰泽园”美名作为饭庄字号。“丰泽园”的匾额邀书法家、号称人才的李琦书写。丰泽园在珠市口的店址是四合大院。丰泽园饭庄以经营正宗山东风味菜肴而闻名京城。由于在开业之初,就有了菜肴精美、风味纯正、待客文明、服务热情的美名,所以一直是达官显贵、社会名流的聚宴之所。在北京是最具代表性的山东菜系饭庄。
丰泽园饭庄经营的山东菜,主要由济南风味和胶东风味组成。菜肴特点是“清、鲜、香、脆、嫩”,尤以鲜为最。沙锅鱼翅、干鱼翅、葱烧大乌参、干烧大鲫鱼等都是这里的名菜。素有“吃了丰泽园,鲁菜都尝遍”、“穿鞋内联升,吃菜丰泽园”的说法。烹调技法擅长“爆、炒、烧、炸、扒、溜、蒸”。丰泽园历来名厨会聚,1949年后,更是新人辈出,其个人的代表菜花样繁多,技压京城。
1950、1960年代,丰泽园是中国国家领导人举行公务宴请外宾活 丰泽园动的重要场所之一。如胡志明、西哈努克亲王、田中角荣、基辛格、布什等都曾到此就餐。丰泽园先后接待过90多个国家的政治要人和文化名人。如人民大会堂举办的重大国宴,丰泽园都有派选厨师参与。丰泽园的师傅还为毛泽东、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办过家宴服务,毛泽东喜爱喝丰泽园的乌鱼蛋汤。
1966年文化大*命开始后“丰泽园”老字号的牌匾当成四旧被砸,曾一度改名为“春风饭馆”,1970年丰泽园翻建,扩大店堂营业面积,1972年丰泽园又恢复了老字号的称谓。几十年来几经变迁,现在珠市口了。丰泽园嘛,俺最爱的是葱烧大乌参、干烧大鲫鱼~`我们伏羲九砭®私家养生会所的养生餐可是我主理的,俺不是学厨子出身,哈!是吃出来的~~
我老山东告诉您一个鲁菜密秘,不是今天的事,解放前鲁菜名厨均是自己下海采海肠子,用瓦片焙粉,当味精用,那叫一个鲜~~
淮阳菜:俺是最爱淮扬春。
60年前的老字号,是老北京人熟悉的一家饭馆。它是由江苏淮安人夏万荣开办,当时地址是在西单长安街路南(后新风饭馆所在地),以专营淮扬风味菜点而名闻京城,
现位于西城区社会路路口的淮扬春饭店,虽然是近年落成开业……
淮扬菜制作时,选料严格,刀工精细,火工讲究,特点时原汤原汁,原汁原味,咸甜适宜,肥而不腻,烂而不糊,清香爽口,回味无穷,深受人们喜爱。时我国"八大菜系"之一。
据说,淮扬菜雏形于南北朝;唐宋以后与浙菜竞秀,成为“南食”的两大台柱。淮扬春在旧时的北京也可属于一流饭庄了。
其中热菜主要有炸脆鳝、桃叶鳝、炒鳝糊、七星蟹、两吃鱼、醉虾等…..
淮阳菜:俺是最爱炒鳝糊。
其实俺最爱的还是原在北京饭店中七楼的谭家菜,前几天一朋友在北京饭店中楼的In one spa搞养生馆,俺还去过,忘记问问谭家菜还在中七楼吗?
谭家菜是中国最著名的官府菜之一,谭家菜是清末官僚谭宗浚的家传筵席,因其是同治二年的榜眼,又称“榜眼菜”。谭家菜烹制方法以烧、炖、煨、靠、蒸为主,谭家菜“长于干货发制”,“精于高汤老火烹饪海八珍”。谭家菜是唯一保存下来,由北京饭店独家经营的著名官府菜。
谭家菜由清末官僚谭宗浚的家人所创。一八七四年(同治十三年),广东南海县人谭宗浚,殿试中一甲二名进士(榜眼),入京师翰林院为官。居西四羊肉胡同,后督学四川,后又充任江南副考官。谭宗浚一生酷爱珍馐美味,亦好客酬友,常于家中作西园雅集,亲自督点,炮龙蒸凤,中国历史上唯一由翰林创造的“菜”自此发祥。他与儿子刻意饮食并以重金礼聘京师名厨,得其烹饪技艺,将广东菜与北京菜相结合而自成一派
一九零九年,谭宗浚之子谭瑑青返京,自西四羊肉胡同搬至米市胡同,与三姨太赵荔凤沉迷膏粱,依谭府谭家菜的味极醇美和潭府的翰林地位,聚京师官僚饮馔,使得京师官僚假谭府宴客成为时尚,中国餐饮界的私家会馆由此发端,谭家菜走向社会、对外营业。谭家菜坚持选料精,下料狠,做功细,火候足,口味纯的门规数十年如一日,当红其时,获“食界无口不夸谭”的美誉。到了三十年代更是名声大震,当时的政界、财界、商界、文化界的名流要人,以用谭家菜宴客为光宠,即使提前半月预订也不嫌迟。京师外的人也要想方设法以品尝谭家菜为快。
“谭家菜”在形成的初期,只是作为一种家庭菜肴。清亡后,谭家逐渐败落。但是在饮食方面,谭宗浚之子却不愿意稍有收敛,但坐食山空,以后实在维持不下去了,便悄悄地承办家庭宴席,但碍于面子,还不肯挂出“餐馆”的招牌,不过生意却日益兴隆。有许多素不相识的人慕名而来,以重金求其备宴。“谭家菜”通过这样的家庭小宴而流传到社会上来。谭家菜流传到社会上来后,有人说:"戏界无腔不学谭(谭叫天即谭鑫培),食界无口不夸谭(指谭家菜)"。
一九四三年、一九四六年谭瑑青、赵荔凤相继辞世,小姐谭令柔主持、家厨彭长海掌灶,继续经营。一九四九年谭令柔参加公干,家厨彭长海(红案)、崔鸣鹤(冷荤)、吴秀全(白案),搬出谭宅,在果子巷经营“谭家菜”。一九五四年彭长海、崔鸣鹤、吴秀全,参加公私合营,“谭家菜”自果子巷迁往西单“恩承居”。一九五七年,西单商场扩建,“曲园酒楼”并入“恩承居”,自此一居两菜。
一九五八年,周恩来同志亲自安排“谭家菜”驻北京饭店西七楼。俺也就是此后才尝到“谭家菜”的~~
时至今日,谭家菜被完好地继承了下来,并获得了新的发展。做为中国官府菜中的一个最突出的典型,谭家菜不仅赢得了许多国内外老饕的赞美,也引起了不少烹饪研究家的兴趣。从中国烹饪历史角度说,谭家菜是一块活化石,提供了一份研究清代官府菜的最完整而准确的资料。
谭家菜咸甜适口,南北均宜,调料讲究原汁原味,制作讲究火候足、下料狠,菜肴软烂、因而味道鲜美、质地软嫩。口感醇厚、绵润、本色。中庸和平,讲究原汁原味,谭家菜自成菜系,有菜品近三百种,以发制烹调海味菜最有名。尤其是谭家菜中的清汤燕菜更有其独道之处。
谭家菜在烹调中往往是糖、盐各半,以甜提鲜,以咸提香,做出的菜肴口味适中,鲜美可口,无论南方人、北方人都爱吃。谭家菜的另一个特点,是讲究原汁原味。烹制谭家菜很少用花椒一类的香料炝锅,也很少在菜做成后,再撒放胡椒粉一类的调料。吃谭家菜,讲究的是吃鸡就要品鸡味,吃鱼就要尝鱼鲜,绝不能用其他异味、怪味来干扰菜肴的本味。在焖菜时,绝对不能续汤或兑汁,否则,便谈不上原汁了。
谭家菜是家庭菜肴,讲究慢火细做,不象一般菜馆里的菜,出于经营的需要,多是急火速成。而在谭家菜中,采用较多的烹饪方法是烧、烩、焖、蒸、扒、煎、烤,以及羹汤等,而很少有爆炒类的菜肴,亦不讲究抖勺、翻勺等技术。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想吃谭家菜还得事先预定为最理想,给厨师留出充足的备料、制作时间。
谭家菜以燕窝和鱼翅的烹制最为有名。其保留翰林府家庭制做方法,鱼翅全凭温水泡透、发透,决不用火碱急发,以免破坏营养成分。凡传统中国菜,都需用厨师精心“吊”制的高汤来烹制,尤其是鱼翅类山珍海味。谭家菜吊汤是用整鸡(农家养柴母鸡)、整鸭、干贝、火腿按比例下锅,用火工二日,将鸡、鸭完全熬化,溶于汤中,过细箩,出醇汤,将鱼翅放入汤中,用文火靠上一日,整个鱼翅烹制过程需三日火工。这样焖出来的鱼翅,汁浓、味厚,吃着柔软濡滑,极为鲜美。在谭家菜中,鱼翅的烹制方法即有十几种之多,如"三丝鱼翅"、"蟹黄鱼翅"、"沙锅鱼翅"、"清炖鱼翅"、"浓汤鱼翅"、"海烩鱼翅"等等。鱼翅全凭冷、热水泡透发透,毫无腥味,制成后,翅肉软烂,味极醇美。而在所有鱼翅菜中,又以“黄焖鱼翅”最为上乘。这道菜选用珍贵的黄肉翅(即吕宋黄)来做,讲究吃整翅,一只鱼翅要在火上焖几个小时。谭府鱼翅菜金黄发亮,浓鲜绵润,味厚不腻,口感醇美,余味悠长。
谭家菜中的"清汤燕窝"更有独到之处。它不采取用碱涨发燕窝的办法,虽然那样发出的燕窝颜色白,量也显得多,但是营养受到很大的损失。这个菜的做法是:用温水将燕窝浸泡三小时,再用清水反复冲漂,非常细心的择尽燕毛和杂质。待燕窝泡发好后,放在一个大汤碗内,注入半斤鸡汤,上笼蒸二十至三十分钟左右,取出分装在小汤碗内。再把以鸡、鸭、肘子、干贝、火腿等料熬成的清汤烧开,加入适量的料酒、白糖、盐,兑好味,盛入小汤碗内,每碗撒上几跟切得很细的火腿丝,即可上桌。此菜汤清如水,略带米黄色,味道鲜美,燕窝软滑不碎,营养价值很高,是谭家菜中的代表作。
谭家菜嘛,俺是最爱“黄焖鱼翅”~~
有机会再品谭家菜,也不知30年前谙熟的陈玉亮老师父还在吗,快80了吧,早该退休了~~有机会再见陈玉亮老师父,一定送一款“金声玉振、本色玄黄”的伏羲九砭®牌山东华泰砭石~~再送一本拙作《砭石療法與養生美容》一書~~
老来读易,想念老人…….
“山东华泰砭石”官网:
网店:
砭石问答:
官网博客-1:
官网博客-2:
《砭石療法與養生美容》一書官網空間:
qq:738939865
skype:shandonghuatai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