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奥克兰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飞行,到达墨尔本,这也是我们此次澳洲之行的最后一站。接待我们的导游名叫彼得,是一个早期由国内移民澳洲 的“赌徒”,一路上听得最多的就是他的“传奇故事”与忏悔。
早在奥克兰就听领队讲过彼得的故事,今天亲耳以听,确是曲折离奇。
彼得早年在国内创业,1988年在杭州拥有两个羊毛衫工厂,在上海亦创办公司,均小有所成。先后在上海购置房产十余套,身价数千万元。1997年正式移民澳大利亚墨尔本。这是彼得新生活的开始,更是赌徒生涯的起点。
墨尔本,澳大利亚曾经的首都,今天人口已逾400万,占澳大利亚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因为1851年“新金山”——疏劳山金矿的发现而成为全球追逐发财之梦的“金客”的天堂与地狱,100多年过去,墨尔本更是成为澳洲的著名都市,早在1970年,墨尔本即已完成全市12条地铁的建设,高88层的高级公寓曾经名列全球公寓之最,多次获得联合国全球最宜居城市的殊荣。
其经济繁荣的同时,博彩业亦享有盛名。“皇冠赌场”更是全球少有的几家上市博彩公司之一,每日宾客如云,彼得就是其中的一名常客。
踏上澳洲的土地,彼得就开始享受生活,每日到赌场“上班”,虽偶有所获,多数时间却是日输千金、万金,但仍享受着这份特殊的刺激,并梦想着“超额”的回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彼得却仍是“投入”不断,“产出”不多。其妻不堪其累,远走德国。早年夫妻共同创造的部分财产亦成了离婚的代价。
彼得决心洗心革面,结束职业赌徒生涯。
未几,与百万的某知名外企中国区营销总监喜结良缘,再次扬起新生活的风帆。
遗憾的是好日子不长,彼得“手特痒痒”,戒赌决心成为泡影,而且赌注与日俱增,成为皇冠赌场和墨尔本的“名人”,几年下来,殷实的家产不见增加,相反却日渐减少。
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行船又遇打头风。新夫人一气之下,不惜放弃澳大利亚身份,飞越重洋,返回上海并起诉离婚。几年夫妻终于再次因赌而劳燕分飞,历时三年的离婚官司最终以彼得分割上海六套房产作为句号。
两段婚姻结束,财产两次“釜底抽薪”,彼得已从“天上”回到“人间”。
痛定思痛,彼得决定过“正常人的生活”。一是与赌场签定协议,未经私人律师和医生同意,不得再次踏入赌场大门;二是自此成为一名导游,成为国内旅游公司澳洲游的一名地陪。
据说,在澳洲因涉赌而倾家荡产者可与赌场签定协议,赌场应拒绝其进场。如签约人要求再次加入“博彩行列”,应提供私人律师和医生的证明。一是证明其有经济承受能力;二是心智正常,具有个人行为责任能力。以上诸项证明费用约2000澳元。
据说,彼得不久前已第三次成家,并再次痛下决心,远离赌场。而且新夫人鉴于前车之鉴,对彼得的信用卡和现金收入支出严加监管,彼得似已重获新生。
谈起赌博,彼得仍是口若悬河,精神抖擞。不过对游客多了一份提醒:小赌怡情,大赌伤身。
笔者也有几位朋友,曾经事业兴旺,富甲一方。只可惜后来奢赌如命,事业一厥不振,甚至负债累累,今日在商场赌场均已旗倒鼓息。
古语云:十赌九归庄。奉劝热爱赌博的朋友,偶尔小赌怡情未尚不可,真要指望赌博发财或者带来长远的快乐,必是南辕北辙,更与愿违;幸福必是越来越远矣。
谨以彼得的故事与诸友共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