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的“小”(戎国强)
这个“小”,是“小气”的小,是鲁迅所说的“皮袍下面藏着的‘小’”(见鲁迅《一件小事》。
李敖是一个有成就、有胆量、有思想、有才华、令人钦佩的作家、文化人,本人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李敖的一个“粉丝”,从李敖的书中获益多多。但是,正因为喜欢李敖,所以对李敖某些言行感到非常遗憾。
据报道,李敖携全家来沪参观世博会之际,于29日举行《李敖大全集》的新书发布会,接受了媒体采访。不久前,李敖之子李戡与韩寒之间发生了“口角”;采访新书发布会的记者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问题,于是旧话重提。李敖一向是语不惊人誓不休的,这回也一样。他说:“韩寒如果不超出他的本位,仅仅是写一些小说,他肯定可以写一辈子;赛车也可以尽管赛,因为这是健身的范畴,但他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就会很痛苦。”他说韩寒“要是只写小说、只赛车完全没有问题,但一进入知识的境界就出局了”。
什么叫“知识境界”?李敖基本上生活在台北,韩寒生活在上海,一个79 多岁了,一个才30左右,两人的“知识境界”,重合部分估计是有的,不重合的部分也许更多,个人阅历差别更大。各人有各人的“知识境界”,你通读过294卷《资治通鉴》别人未必读过,但别人读过你都读过吗?总不能说“我的知识境界才是知识境界,别人的都不是”,如果谁这样说,那就不是“知识境界”了,而是“知识霸权”,或者说是“知识笑话”。这个道理是不用通读294卷《资治通鉴》就能懂的。李敖说韩寒“一进入知识的境界就出局了”,问题是韩寒“入局”过吗?入过李敖说的那个“知识境界”吗?如果未曾“入局”,又何来“出局”?是否“入局”或“出局”,对韩寒有什么实际影响吗?无非是李敖用一个伪命题损了一下韩寒,精神获胜罢了。这种做法太小气,跟李敖以往的风范太不相称,太令人失望。
所谓“本位”也是个伪命题。一个人想干什么,看有没有兴趣,能干成什么,看有没有能力,不存在什么“本位”。李敖凭什么认定写小说、赛车才是韩寒的“本位”?李敖自己的本位是什么?小说,杂文,政论,历史随笔、专著,办杂志,什么都做,什么都写,好象也没有一定的“本位”嘛。当然,李敖才高八斗,可以左右开弓。但是,韩寒在写小说、赛车之外,还出版过数部杂文集,最近办杂志《独唱团》也很受欢迎,韩寒的博客一直保持着极高的点击率,远远超出了李敖给他划定的“本位”,而且胜任愉快,并没有像李敖说的那样“很痛苦”。
作为一个关注社会的作家,韩寒肯定是有痛苦的。任何一个有良知的公民,看到社会的负面现象十分顽固,比如社会不公、官员腐败、学术造假等等在侵蚀公众利益,阻碍国家的进步,都是痛苦、焦虑的。关心、关注社会,不只是韩寒的“本位”,是每一个有自尊、有责任心的公民的“本位”。
报道原文:
中新网上海8月29日电(记者 李佳佳)携全家浩浩荡荡来沪赴世博之约的台湾著名作家、学者李敖,29日下午在此间举行《李敖大全集》的新书发表会,其间不忘帮儿子李戡的新书《李戡戡乱记》造势、拉抬人气,护犊之情尽显。
不久前李戡与大陆80后作家韩寒引发的“口水仗”自然是当日媒体关注的焦点,对此话题父子二人均给予回应,只不过或许是吸收之前没管好嘴巴的教训,李戡此番的回答显得中规中矩;相比之下,父亲李敖则老辣许多,他直指韩寒“要是只写小说、只赛车完全没有问题,但一进入知识的境界就出局了”。
一句“韩寒算老几”,韩寒的“粉丝”自然对说这话的李戡口诛笔伐,就连一些中立的网民也都指责他“小小年纪,过于狂妄”。今日父亲在旁,李戡锋芒明显收敛了不少,李敖笑言:“这是因为他知道不要抢了我的风头”。
“我们原本就是两个不相干的人,现在被动不动放在一起,我自己也是很意外。”说起韩寒,李戡言语里流露出些许无奈,对于外界指陈文茜力挺他是因为二人想借合伙攻击韩寒来炒作自己,李戡说“从来没有想过”。
“从那个时候起就没完没了,我一天到晚被媒体穷追不舍,其实这也没什么,就是运气比较差而已”,用有点自嘲的口气,李戡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他直言自己不明白,为什么大陆有那么多作家,就偏偏要天天把韩寒拿出来,“其实不一定要一直提韩寒的事情,我对大陆的一些人也是很了解的,我们可以多谈这方面的问题”。
李戡的老实回答倒叫身边的李敖坐不住了,他接过话筒补充道:“我的儿子很忠厚,不大说一些过分的话,我来做一个公道的评论”。
李敖举例说明一个人不能超越本位去生活。那么什么才是韩寒的本位,在李敖看来就是写小说。他说:“韩寒如果不超出他的本位,仅仅是写一些小说,他肯定可以写一辈子;赛车也可以尽管赛,因为这是健身的范畴,但他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就会很痛苦。”
他说,就好比你要和一个历史学家谈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你必须把294卷都通读一遍,“因为这是进入知识境界的先决条件”。
李敖说,韩寒现在的举手投足很显然难以在这个境界扎根,“我们希望他能够扎根进去”。
他甚至表示,李戡与韩寒是两种不同类型,“韩寒比我儿子大10岁,10年间我儿子要翻江倒海、要赛车也未可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