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中国社会无矛盾的最快途径
----那就是强迫中国官员学习奥巴马,每人每天亲自回复老百姓的来信
当中国上千万官员每人每天亲自看并回复10封老百姓的信,
我们社会还能有矛盾激化的可能吗,因为矛盾全部在未激化的过程中得到解决!
文/汪华斌
中国人对奥巴马很有好感,因为他是一个务实的平民总统;更为激动的是他竟然每天坚持看10封平民百姓的信,而且坚持自己亲自回复。然而令中国人激动的却是,奥巴马竟然亲自给一个中国市民回复电子邮件;这是多么务实的平民作风。如果我们社会的干部全部坚持每人每天亲自看并回复批评自己或下属的信,我们社会还能有什么社会矛盾吗;因为我们社会的干部超过了一千万,我们社会每天能消化一亿封信。也就是说,全社会任何有矛盾的信都能在一周左右回复;我们社会还能有矛盾吗。
我们看到美国总统接到的信各式各样的,有的信实际是孩子写的;因为上面是他们用蜡笔画的画。有的是老人们寄来的明信片,还是用老式打字机打出来的;还有很多是手写的,因为纸张皱巴巴的,而且还带有墨水的污迹和拼写错误;但奥巴马却喜欢这些信。这些信有的讲医疗改革,有的说工作,也有的评论时事,甚至还有个小男孩写信问奥巴马自己的家庭作业做对了没有。奥巴马认真帮他检查了作业,然后回信说:“你只错了两道题”。
当然美国人也不是都吃饱穿暖后给总统写信,也有向总统求助的;如今年1月8日,他读到了这样一封信:“总统先生,我失去了工作、医疗保险和自身价值”。写信人叫克莱恩,27岁,家住密歇根州,那是美国受金融危机打击最严重的地方之一。克莱恩丢了工作,男朋友公司倒闭,两人欠了一身债,房子也被银行收走。他们带着两个孩子,不得不搬回父母家中。祸不单行,克莱恩又被诊断出患了皮肤癌。有一天,克莱恩在电视上看到了奥巴马,她曾经在大选中投了奥巴马一票。百感交集的克莱恩从女儿的笔记本上撕下一页纸给奥巴马写了那封信。读完信,奥巴马很感慨。身为总统,他并不能给克莱恩解决就业、医疗等实际问题。但他还是拿出了带有总统印章的便条本,将纸裁成明信片大小开始回信:“我知道现在的日子不好过,但你们给了我信心。相信事情会好转”。在劝说公众支持医疗改革方案的时候,他甚至大声地向医疗保险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朗读民众来信。
在今年的4月6日,成都市民李良正因为担心墨西哥湾的原油泄漏会影响环境就给美国总统奥巴马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就是给堵住原油泄漏出了个主意。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在五天后他在自己的邮箱里发现了奥巴马总统的回信;这使他激动不已。这也显示了地球首号人物对民意的重视,这在中国是连一个乡镇干部都不会理睬的事;可是美国总统却做到了。这么长期坚持的行为,自然也就不是什么做秀了。
我们与美国的国情不一样,美国是政府官员没有权力主宰老百姓的个人利益;而中国正好相反,我们老百姓的个人利益全部掌握在官员手中。可信访呢,美国总统都亲自看老百姓的信并亲自批复;而我们却是全部由信访办批转,哪里来的就批转到哪里去。为什么中国社会的打击报复层出不穷,就因为这批转的信访和上访成为了导火索;使我们社会到处冒烟。如果中国官员全部学习奥巴马,每人每天亲自回复10封老百姓的来信;我们社会还能不和谐吗,因为我们的所有矛盾全部在回复中得到了解决。
我们是一个资源集中管理的社会,也是官员掌握老百姓利益分配的社会;所以老百姓的公平不在自己手中,而在官员的手中。正因为如此,我们社会成为信访和上访最频繁的社会;因为基层权力者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老百姓只能越级上告;而上级官员又将告状信千篇一律地转到基层处理,结果中国社会创造了无数打击报复的案例。
虽然我们社会各级都有信访办,但却连信访办主任都要上访;因为我们的权力掌握在领导手中,而领导只听自己的上级领导。正因为如此,我们社会的告状从逐级发展到直接给中央领导写信。可是我们社会是报喜不报忧的社会原则,所以告状信全部转原单位处理;结果上级领导没有指示,基层领导就对上访和信访者进行新的打击报复。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我们中国特色。正因为如此,我们社会只有遇到记者或委托熟人找到高级领导的上访或信访才可能有公正的可能;其它的全部是没有回复,但肯定有新的打击报复。
我自己曾遇到一位同情我的信访办主任,他说:“你无论反映到哪最终还是要你单位解决,中央领导是不会为你解决的”。如果我们的各级领导全部向奥巴马这样亲自过问,我们的信访或上访还能升级吗。我们的官没有像奥巴马这样拿百姓的信当回事的,因为他们只对上级领导负责;谁找上级领导的麻烦,他们就要打倒谁。所以我们社会是打击报复越多,而上访和信访的也就更多。正是打击报复不断,而上访和信访不穷。因为中国的老百姓只有上访和信访的一条路,不是增加打击报复就是可能有公平;这就是中国老百姓的普遍心理。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号召所有的干部学习奥巴马;每人每天亲自处理10封老百姓的来信,使我们社会矛盾真正从源头上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