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公交问政”,这样的创意值得推广!


近一两天来,在网络上有一个爆炸性的新闻在疯传:河南省委书记亲自坐公交“问政”,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好评。据报道,卢书记上车后,就与乘客亲切交谈,询问了解有关情况,听取群众对公交工作的意见建议。(2010817日大河网)

可以肯定地说,问政的角度和渠道有很多,但省委书记没亲自到公交车上去询问乘客,体验民情、倾听民意,的确是鲜有所闻,第一次听说。然而笔者的这种惊诧似乎并不能代表广大群众,因为在他们的眼里,卢展工书记的这种问政方式是很正常的,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事实上,在河南人民群众的心中,卢展工书记是有着非同寻常的声誉的,而他的这次坐公交问政,也绝非是出于一时的冲动。设若不信,我们来看看他多次微服私访混同于一般老百姓的个人轶事:到焦作市人力资源市场应聘纳海广告媒体发展人员被拒;走入村庄小院 大热天拒收村里公款买的扇子;在焦裕禄烈士纪念馆内品读焦裕干部十不准手迹;带头将配置给自己的公车豫O牌照换下,选取普通民用号牌;在全国两会上明确表态,,舆论监督不能叫负面报道,而应是正面报道,现在太少了;怒斥黑心矿主,严肃提出依法依规严惩违法开采的黑心矿主,严惩以权谋私、官煤勾结、搞权钱交易的腐败分子……试想一下,设若他没有为民惠民的执政理念、设若他不是时刻把群众装在心里的话,他又何以能够放下架子跟老百姓一样坐公交?又何以会想到通过挤公交的方式来体验群众的苦辣酸甜?

官民平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来自于群众,就该服务于群众,到群众中去,与群众谈心交心,做群众的贴心人、主心骨。坐公交车是否方便?经常堵车吗?对公交车有啥意见?……这一声声亲切的询问,一路和乘客们的亲切交谈,大家七嘴八舌地聊公交、提建议,难道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官民和谐图吗?

问政得失在于野。这个道理好像没有几个人不懂,但到了真正做起来并没有多少人能像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这样清醒。——不少的领导干部总是满口高调说 是人民的公仆,可到人民最需要他们时,他们总是不知身首何处。更有一些领导干部虽然总是满口的道德文章,满口的清政廉洁,实质上却是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即使有些领导干部有时能够走到群众中间,却也只不过是作秀罢了,做一些体现官味的作派,打着看望群众的招牌,行不健康政绩的假亲民、假爱民之实。于是乎,在诸多搂着情人叫亲民、玩着小姐叫爱民的龌龊中,冷了多少群众的心,树起了干群间的多少隔心墙?如此状况之下,笔者试问:卢展工书记的 乘公交问政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什么样的信号?对其他的领导干部又做出了怎样的一种暗示?

也有人说,作为一名普通百姓,出行坐公交车是件极其寻常的事情。但省委书记乘公交却成为了新闻,因而难以摆脱“政治作秀”的嫌疑。然而笔者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卢展工书记乘坐公交车是专门来体验民情和倾听民意,亲身体验普通百姓出行的酸甜苦辣和冷热疼痒的。如果这也算是“作秀”的话,那么卢展工书记就“秀”出了精彩,“秀”出了和谐!完全值得在广大的领导干部中进行推广!

只要是老百姓有意见的地方,都是问政的好去处!——公交问政, 卢展工书记开了个好头儿!

(李吉明2010820日于河南新乡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