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冰点 (长篇小说之三十)


     

 

                                   九、

 

周明应催了多次,要承揽运输他货柜的建保抓紧发运,无奈建保总是要他等一等,问为什么要等这么长时间?建保说你不用问,反正到时候就搞妥给他。

建保是洛克将军的一个随从介绍给他的,算是洛克本人介绍了,说他可以做货柜,关照他一下。当时就给钱和资料,建保说你等着消息。这个等待当然烦人,但周明应不好发作。货柜走不了,有没有地方去,独自闲等得无聊,想找人说说话。他想起在飞机上认识的陈雅芳。

陈雅芳是来柬埔寨做工厂指导工的,又是广东人,彼此一搭起话便很熟洛,似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来金边以后不主动与她联系,是因为她同她老公在一起,怕给人家造成什么麻烦。现在他不想那么多了,就是想找个人聊天。于是翻出她的电话打过去,顺口就说到找翻译的事,要她给他介绍一个,他说毕竟女人找女人比较方便说话。

陈雅芳说:“你想找翻译为什么不早点给我电话?再迟点这个机会就没有了!”她就认识这样的优秀人才,等她联系落实了再回话。后来陈雅芳真的找到了一个翻译。

严格地说,陈雅芳给找的这个女翻译并不合格,达不到周明应开出的标准。她推荐的这个女人叫英姑,四十岁左右,人还端正、白皙,是本地华人,论语言能力那是无可挑剔的,她会说普通话、粤语、潮语,粗懂越南语。会说粤语、潮语不稀奇,虽然说她在柬埔寨出生,但是她的家人以及接触的亲戚朋友都习惯用粤语和潮语,因此能把粤语和潮语说得如同柬语一般流利。会熟练讲普通话就得有点条件,要有语言环境学习和使用。她能熟练地说普通话,原因是她曾经在一个台湾人开的制衣厂做工长达近十年之久。英姑在这些工厂不是做指导工或者翻译,因为指导工有压力,得上对老板下对工人,是矛盾焦点,一般人不会长时间呆在一个工厂;翻译更特殊,人员翻新得快,很快被新人代替。柬埔寨新开的华语和英语学校多,自战后办学校至今二十余年,毕业学生一批批涌入社会,老板选择余地不断扩大,他们选的翻译尤其是女翻译,已经可以懂柬语、华语还有英语,又懂使用电脑,更重要的是她们更年轻更漂亮。老板再傻也懂得选择这些学生。

英姑能够在华人开的工厂干得长,是因为她能做得一手好菜,特别是做得好的是柬、越、泰一些常用的菜肴,如酸汤、油炸宫廷鱼、烤全鱼等,吃过的人无补称赞不绝,真有古人说的“一招鲜,吃遍天”的样子。这种工作关系,她跟老板的接触多,语言交流也多。曾经有个台湾老板爱恋她,但是任凭怎么缠她就是不跟他上床,守住最后一条防线,因为她见过那个老板的老婆,一个能把老公管得服服贴贴的女人,便猜测他有死穴被她控制着。后来她听说这工厂的资产都是他老婆的父亲的,他怎么敢走死路?床是不能上的,但是朋友可以交。因此她在这个台资企业干的时间最长,如果不是这个台湾老板突然死亡,她可能至今还在那里干。此后去的工厂都干得不称心,她顿生歇息念头,遇上陈雅芳一说,她就答应做买卖生意这种轻松的翻译。

周明应听完陈雅芳对英姑的情况介绍,说:“我已经明确要求,要介绍给我的。。。。。。”

“知道。不过你先接触看看,我认为这人除了年纪稍大其他都好,你又不是选老婆,人家也不会就要求同你怎么样,人家现在还没有结婚呢!”

“这样的年纪还没有结婚 ?”

“别人的事情你何必管?她怎么生活是她的选择。我说明她没有结婚就是说她没有家庭拖累,可以适应你的工作要求,你不是说有时候必须出金边以外看货什么的,去了有时候三更半夜才回,有时候要两三天才回也不定,年轻女孩子特别是没有结婚的那种,人家父母绝对不会允许她离开金边,更不用说要她在外过夜。”

周明应被陈雅芳说服了,答应先见面看看。跟英姑见面的地方是苏雅大商场,它在金边的中央地段,工厂的中国指导工节假日多喜欢来这里消遣,五六层高的商场看个遍就得大半天,可以购物和享受免费空调,麦当劳可以解决吃喝问题。

周明应按照陈雅芳说的地点找,转来转去绕了大半日。他整天在酒店里蜗着很少出门,对金边市区的方位感很差。在他的眼里,金边的房子每一间都一样,路牌不是柬文就是英文,一个也看不懂,语言又不通无法问路。苏雅大商场不在大路旁,他开车来往几次都不到,一直用电话不停地向陈雅芳问路。陈雅芳说你到中央市场,也叫新街市的那个圆顶碉堡处,抬头就可以看到一个也是圆顶的高楼,朝这个高楼走来就是了。

陈雅芳见周明应绕那么多路还没放弃,心想也许他们有点缘分,不免有点高兴,更让她高兴的是周明应与英姑见面后就可以谈得投缘。

“你怎么会说粤语和潮语?”周明应问。

“当然能讲,我父亲都是广府人,母亲是潮阳人,在家里两种话都学的。”

两人用粤语攀谈起来。周明应现在有事情要用翻译,觉得她还可以,便答应要她了。只是强调一条,他生意上的事不能随便同其他人乱讲。

“我为老板打工,老板的事情我不会过问,也不会向家人讲的。”英姑希望应聘成功,哪有不接受的?

“我有一个叫洛克的将军的朋友,要与他拉好一点关系,下一步他帮我开辟生意路子。他会几句中国话,他老婆会说潮州话,但如果他老婆和他串通一起怎么办?所以我还是请翻译,你要同我一条心,我决不会亏待人。”他翻出电话号码,“你现在跟洛克讲,我要同他面谈,最好今晚一起吃饭。”

“你真有本事,有一个将军的朋友,你怎么能认识这样的朋友?”陈雅芳满脸的羡慕。

“这话说来有点长。洛克去中国参观学习,他是两颗星的,大小也算个中将,在北京是我在总参工作的堂叔负责接待,相处短短的日子他们成了朋友,他们用英语交谈。洛克的英语很好,我堂叔是学英语的。我堂叔说我的堂侄子是经商的,一旦他到柬埔寨你得提供帮助啊,洛克说OK。我来柬埔寨就试试用堂叔给的号码打给洛克,洛克果真到机场接我,用中文写一个牌举着,上写:‘周明应’。见我在金边出入要车,借给我一辆车,就是现在我开的这辆。”

“这样重要的朋友为什么现在才请饭啊!”陈雅芳问。

“早已经请过,他也请过我。但是没翻译请客交谈起来比较困难。”

英姑在电话里讲一通,对周明应说洛克可以安排,地点在哪里你通知他。

周明应没有接她的话,对陈雅芳说:“今晚请人吃饭,本应叫你也参加,但这是兼谈生意,就不请你了。你不要介意,我另外安排时间请你,这个人情是要还的。”

“我们是朋友互相帮忙,什么请不请的!”陈雅芳笑着说,“讲不好我麻烦你的更多。”

傍晚,周名应开车出发。金边一到下午五点以后,一下子热闹起来。这个热带城市这七八年里经济发展比较快,长期战乱留下的烂摊子得到明显的恢复,特别近这两年,经济发展不断升温,最大亮点是房地产、旅游业。房地产热有点像火中泼油般发烧的狂飙,机场路、莫尼旺大道这些主干道两旁的土地,三年前的价格每平方二、三百美金既可以买下,现在已经升了几倍几十倍,房子价格也跟着增长,因此出了不少几十万、几百万美金身家的富人。人们有钱了消费水平跟着提高,小车大大增加,交通堵塞日益严重。

现在是下班、放学的人要赶着回家。在家里舒坦了一天的闲人们趁着骄阳将逝暑期锋芒已过时出来消遣,他们大多开着车出门上街购物。这些人驾驶的车往往不讲规则,在路上想停就停,要转就转,有大商场的路段情况更糟。满街无头苍蝇般乱窜的摩托车,只要有一条缝它就钻过去,特别添乱。

周明应跟随着车流缓慢地往前。终于转入莫尼旺大道,交通路况好一点。叫英姑问洛克出来没有,通知他们到玖福餐厅。

洛克说他们遇到塞车。英姑放下电话对周明英说:“大官出门有架子的。”

周明应心情稍稍放松弛些。他做东请客习惯先到,以表示有诚意,认为比客人晚到是有失敬意。在国内,请官员吃饭他都严格按此而行,自觉得这样的效果好。当然,他没有跟身旁这个女人说。所以选择餐厅也有讲究。

金边市内中餐馆比较大的他都吃过,有几家还不错,玖福餐厅是其中的一家。特别是它做的各种山珍野味,令人吃过难忘。稍不足的是它门面的内装修不够豪华醒目和舒适。他们到包厢里坐下,又催英姑联络洛克。

凳子还未坐热,秀萌的电话又来了。他看一眼把电话塞进裤袋。但是电话顽强地响。英姑以为他没有听到,提醒他接听。

他掏出电话,出门外接听。“我不是说请你给我一点时间吗?我这些天都在外省跑,没办法回金边,前几天回一次,第二天又赶着走了,哪有空停下来啊!你放心,你的事情就是的事,我一定给解决好。”(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