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账814
这一周很有点体虚,原本应该好好休息,但养成了习惯,还是早早起来了。
今日第一件事,去银行,办差。
54路到宣武门外,步行到西单南的银行。顺利。
第二件事,去图书大厦,给丫头买注音版成语故事。
家里有成语词典等等多种,但老师指定要买的书,俺也无法。
不过,书店里没这本书了。我想,不完全是因为书好,大概,都是因为老师指定要买的吧。
反正,我小时候没读过注音版的成语故事,甚至,成语故事也没读过,但这并不影响我对成语和典故的理解和运用。
没买到,有些扫兴。
出门,离午餐时间尚早,估摸一下,步行的话,大概1个半小时能够走到。
于是,决定步行前往午餐地点。
沿西单北行,路边倒是树木葱郁,能够挡住一些明晃晃的秋阳,加上秋风微微,倒是不错的暴走天气,虽然,尾气可能重了些。
西四附近买了瓶冰红茶,冰箱里刚拿出来的,到小经厂胡同的时候,剩下的一点,成了热水了。
天气还是很热的。
一路行来,耗时一小时十五分钟。查地图得知,超过7公里。
正常。10-12分钟一公里,是我暴走前3个小时的平均速度。
中午的饭局,是晓昱召集的,我只是帮着她招呼了几个朋友。
刚到,姜老师就来了。他是我拉来的。
在围脖上看到我要暴走前往的信息,于是,栓可兄把自行车打上气,从中关村骑了过来,大概有20公里左右;段钢兄从家里暴走过来,后来说打车回去,超过8公里。
其实,段兄是真正低调的暴走达人。
书新兄农历生日,晓昱和黄斌安排书新兄拍了组韦小宝式的照片,大家哈哈大笑。
何大叶头天生日,晓昱又安排拍了组女版韦小宝式照。
热闹。
认识几位新朋友。
薛兆丰,青年学者,铅笔社员,看过他不少文章,今天得见真人;易观的于扬,我们记者采访过他;黄斌,那么年轻的制片人,还是我们杂志的读者;王小帅导演;周末画报的陈佳颖;编剧何大叶;自由撰稿人秋静;新浪网的苗颖。还有一位电影学院的美女。
午餐之后,继续步行,至平安里,酒劲上窜,坐4号线,迷迷瞪瞪的,回家。
今日早课,重读里尔克一首诗:
我过的生活,像在事物上面
兜着越来越大的圈子,
也许我不能完成最后的一圈,
可我总要试试。
我绕着上帝,绕着太古的高塔,
已经兜了几千年之久,
依旧不知道:
我是一只鹰,一阵风暴,
还是一首伟大的歌。
感谢里尔克。管他呢,不管能不能完成最后一圈,总要试一试。这一路的风景,也是意外的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