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玉县书记们的政绩观群众为何很喜欢?
1949年以来,山西右玉十八任县委书记,自第一任县委书记面对风沙成患的贫瘠山川,提出“右玉要想富,就得风沙住”的宏愿,带领全县人民开始了“植树造林、改造山河”的壮举。此后,历任书记一张蓝图、一个目标,一任接一任,艰苦奋斗60多年,硬是用心血和汗水染绿了沙丘、染绿了荒山(
要说政绩,右玉书记们带领10万人民创造的政绩,可谓卓著辉煌。他们的政绩是写在山川大地,印在老百姓心底,那一片片绿色都是他们的一座座丰碑
右玉县书记们的政绩观群众为何很喜欢?一个最基本的原因,是这里历任书记们不玩“花活”,不搞形式,知民所想,急民所需,帮民所难,真正关注民生的重大问题。右玉书记们选择种树的时候,他们压根是没有想过什么个人政绩的。谁都知道,种树是“投入多、见效慢”的“慢活”。像右玉这样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一棵树要成材没有几个十年是不可能的。右玉书记们选择了种树,实际上是选择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想。
右玉书记们可贵的政绩观令人钦佩,这和当今一些人为了升迁“进步”,热衷于创造政绩而急功近利、打快拳、搞短期行为,形成鲜明对比。否则,像什么“借牛赶集”、“荒山画绿”之类的“政绩工程”,专供领导一览的“景点工程”,以及前任领导建,后任领导平,再来了领导说不行之类的“穷折腾工程”,几乎无一不是在“为老百姓办事”的名义下进行的。你问老百姓,老百姓对此类事烦透了。
那么,一些地方领导为啥还对老百姓“烦透了”的事情情有独钟,不遗余力?他们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浮躁心态和投机心理,只图一时政绩而不思后效,其心焦的是职位的升迁,心中的责任意识已经淡化,手中的权利不是为了造福百姓,而是为了更高的官位和更多个人利益,跟风攀比、沽名钓誉,只要能吸引眼球,引起领导重视,完全不顾客观实际,把群众的基本利益不放在心上,盯升迁、盼提拔,不是精心的谋划工作,而是一门心思出“新点子”,搞“新动作” 把政绩这本经越念越邪了,越歪了。
其实,老百姓的心中自有一杆秤,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人,老百姓就会在心中给他们留下了中心的位置。真诚换来信任,公正换来满意。只要真正把老百姓的冷暖,把本地的发展大局牢记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结果里,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一定会赢得老百姓的称赞和认同;反之,只能为老百姓所唾骂和抛弃。
新闻连接:看山西右玉18任县书记干“傻事”的政绩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