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低迷将增大汽车租赁业风险
张少华
4年前声名赫赫的美国汽车租赁大佬——赫兹公司从中国市场铩羽而归并不能阻挡后续投资者的豪情。
日前,联想控股以股权、债权的方式向神州租车实际注入了超过10亿元的资金。而神州租车计划利用这笔资金,在未来两三个月内把车队规模从目前的4000辆扩充到10000辆,并为2012年上市做好市场准备。
连汽车租赁界的跨国巨头都摔了跟斗的地方,联想控股何以敢再次豪赌?
通过回顾对比历史,可以发现:与当初赫兹公司败走中国之时相比,我国目前的汽车租赁方面的法律法规等政策环境有了进一步的改进,而信用体系也正日臻完善。现在客户办理汽车租赁,往往大多只需要出具3000~5000元信用额度的信用卡、身份证和驾驶证,就可以在3分钟内轻松租到所需要的汽车。
这在数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当时,赫兹公司面对不完善的汽车租赁大环境,不得不采用抵押房产证、户口本或者上万元现金以及提供担保人等繁琐的租车手续来防范风险,使得许多经济条件良好、信用等级较高的客户望而却步。
对于我国未来汽车租赁市场的美好预期,也是汽车租赁成为资本追逐热点的原因。
超过1.6亿人拥有驾照的庞大群体、商务客户生意面子和节假日衣锦还乡以及自驾旅游的需要,都是投资我国汽车租赁领域的利好因素,使得经营性的汽车租赁在未来具有极其巨大的市场需求。
据有关专家测算,我国汽车租赁市场规模将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时国内车辆租赁需求可能将达到30万~40万辆,行业总规模有望达到180亿元以上。
如此巨大的蛋糕,真能不叫人为之怦然心动?!
而且,我国汽车租赁初级阶段呈现的租赁公司规模小管理乱,众多不成规模、放羊式管理的散兵游勇似的小公司,也为大型租赁公司的出现预留了空间,并提高了大公司汽车租赁业务的含金量。
比起外国大型汽车租赁公司网点遍布全球,我国众多小型汽车租赁公司则习惯于偏安一隅。比如上面提到的美国赫兹汽车租赁公司,在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7800多个租车网点,仅在美国本土就能提供100多万辆用于租赁的汽车。而我国从事汽车租赁服务的公司多达3000家,但可以租赁的车辆总数才区区7万辆左右。其中最大租赁企业也才4000多辆汽车,60多个租车点。即便是计入五花八门的黑车,国内租赁汽车数量也大约只在十几万辆。
因此,联想控股才敢以大手笔注资神州租车,欲在汽车租赁界横刀立马!
但潮起潮落,最终谁是汽车租赁领域真正的英雄,依然存在悬念。
联想控股巨额注资神州租车无疑增大了后者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然而神州租车迅速大幅调低价格,也同时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在获得联想控股的巨资注入后,神州租车马上宣布,自8月1日起大幅下调租价,旗下全系车型普降30%至50%。
对此,不少同行表示此举有点“赔本赚吆喝”的意味。因为从目前来看,我国汽车租赁行业的盈利水平并不是很高。
神州租车欲在行业内强行洗牌、利用低价抢占市场的战略意图,也可能会遭到众多小型租赁公司的联合抵制。一旦他们加快联手,互通有无、整合资源,不见得会甘拜下风。
而且我国幅员辽阔,要想实现便利的租车网络绝非易事。扩店布网、增加车辆,仍然需要大量的后续费用。显然,用最少的投入和最少的车,最大限度地实现圈地布点是上策。
除了投资公司,汽车租赁公司还可以与同行或者汽车整车厂进行合作,同样不失为一条降低风险的出路。
这在我国已经有了先例。2007年,汽车制造商——北汽控股出资7000万元现金注资首汽租赁有限公司,持股49%,而原创办人首汽集团股份公司持股51%,从而实现了强强联合。
涉足汽车租赁也是整车厂重要的销售渠道之一,世界上许多著名汽车公司都对客户出租车辆。据2008年12月底统计:丰田集团公司有短租车辆92768辆,网点1166个;马自达公司有短租车辆18975辆,网点400个;日产公司有短租车辆16727辆,网点368个。
整车厂通过汽车租赁公司以租代售、减少库存,能使汽车流通得以良性循环,并催生二手车行业的发展。还可以推广自己的新车型,宣扬自己的造车理念,树立正面的企业形象。
去年6月雷诺-日产联盟就与欧洲知名乘用车和轻型多用途汽车租赁公司——欧洲汽车集团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致力于2010年电动汽车的量产及零排放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双方的合作在汽车租赁市场独树一帜,并提高了消费者的环保意识。
不过,应当看到,无论是牵手投资公司,还是联合同行,抑或是携手整车厂,眼下我国汽车租赁业务的发展前景依然具有不确定性,这表现在:
其一,国内车市“撑死一年,饿死一年”的不成熟表现,可能给汽车租赁的发展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去年我国车市凯歌高奏,而今年3月份以来持续走低,库存逐渐增大。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指出,“7月份,汽车库存周期仍呈逐月增长态势,从6月份的55天增加到58天。其中乘用车库存周期由57天增加到60天,商用车库存周期由49天增加到50天。按照业内惯例,60天是乘用车库存的上限。”
毫无疑问,市场的萎靡迟早会点燃价格战的导火索。而汽车价格的走低,将使得汽车租赁的吸引力减少。不仅如此,还可能导致汽车租赁公司出现亏损。因为当车辆价格大幅度走低之后,当租借期满,车辆的实际残值会低于签订租赁合同时的预期残值。
可以举例的是,在车辆价格大跌的时候,世界上不少汽车制造商收缩甚至撤出了汽车租赁业务,转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促销之上。而那些独立于汽车制造商的汽车租赁公司,将会面临更大的困难。
其二,我国汽车租赁相关配套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也阻碍了汽车租赁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虽然,激烈的竞争简化了租车的手续,但是仅凭客户出示的、难辨真伪的驾驶证和身份证,仍然存在被骗租的可能性,并由此导致经营亏损。如果行业发展受损,自然就难以扩大规模。
其三,国内的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如何防范风险仍是大问题。此外,一旦遭遇油价高涨、信贷紧缩、消费者购买力下降等,汽车租赁业务利润变小、风险趋高的危险会增大。
但愿这些只是暂时的不利因素,待车市成熟、法规完善之后,我国的汽车租赁业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