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两年多中,台湾海峡两岸交流的制度性框架日渐丰富,交流渠道日渐拓宽,两岸资本、技术、人员、物流互动的公开化程度加强从而大大地降低了交流成本,ECFA的签订也必将带来两岸经济交流的新一波高潮。在目前的态势下,台湾经济的回暖可以感知,大陆则在经济保持相当活力的同时积极追求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在全球经济的低迷气氛中,两岸三地大中华经济圈的经济整合一直在积极进行,现在全球经济竞争都在追求以超国家经济联合体(美洲国家组织、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美洲国家共同体、东非共同体、南非共同体、阿拉伯联盟等,日本也积极倡导东亚共同体,宋楚瑜先生提出的两岸以欧盟模式进行的整合与萧万长先生提出的两岸共同市场均近此义)或者亚国家经济联合体(国家内部的跨行政区域经济协作)来降低小区域经济竞争的成本、提升整体经济的竞争能力,因此在理想的状态下,中国大陆的制造能力与增长中内需市场、台湾的研发与设计能力、香港的服务业的组合,将使得这一经济体的全球性协同发展能力得以提升。包括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与民进党在内的两岸政党,需要做出更有远见的经济政策选择,从而不只确保所在政治实体的经济发展地位,同时也更好地维系自己的社会政治支持基础。
目前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在推进两岸政治整合方面有更多的共识,其具体的成果体现是过去两年双方推动的一系列经济政策议题落实为相应的协定,并且双方着力推进ECFA的签订。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也隐藏着极大的不稳定性。在未来的十二五规划中,需要再推动产业升级,在节能减耗增值产业的发展方面取得实质性成就,以消减大量过剩的传统落后产能问题,原材料、环境、能源的过度消耗问题,过度依赖政府政策投资而积聚的非市场力量过度的问题;在出口发展中解决向目标市场有控制的资本输出与本地营销,以避免在日益兴起的贸易战中的受损;而在推动内需市场的发展方面,大陆的新产业研发、重新设计、新渠道发展都有急迫的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大陆一方面在目前的经济危机情势下,有相当的国际间策略性操作空间,获得更多的技术、原材料与市场资源的可能,但是与包括台湾与香港在内的经济体形成更为紧密与可靠的协作关系,虽则在短期成本上看似让利,但在国际政治博弈、军备资源投入、产业成长效率方面均可显著收获大利。因此,大陆在未来的两岸合作方面既有落实ECFA协议、拓展更为实体的经济产业分工的操作,甚至应当寻求在两岸国际资本协作、技术协作、国际市场拓展方面的联动机制,这也为台湾发挥其原来已经累积的跨国操作资源与争取新的国际空间感提供了机会。
从五都选举的政策诉求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中国国民党的候选人对于岛内财经政策的创新主张与市政作为非常有限(这与大陆地方政府基于政府对于土地与产业资源的控制权而总有大破大立的操作空间有很大反差),而对于ECFA促进经济发展的效应普遍期待甚殷,借助于现在台湾经济的上升势头,国民党在两岸经济政策的整合上已经把握住了很好的态势,在未来ECFA发展深化中,我个人认为国民党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政策把握:一是ECFA实施中要确保台湾利益,尤其是保证ECFA实施中的承诺兑现度与减少因为承诺兑现中的冲突而导致的岛内政治损害,可在未来的ECFA实施监督机构的对等化、对话常态化方面有更积极的作为;二是根据岛内经济情势的变化,提出新的对大陆的经济议题,并在推动台湾中南部与大陆经济交流受益方面有所作为,逐步以经济政策利多来扩展自己在中南部的影响力;三是在大陆的产业升级中形成更有作为的产业西进发展规划,在省市级别展开更为操作性的合作规划,充分展现台湾在产业链高端的优势,提升台湾技术与设计在大陆新产业中的渗透力;四是台湾与大陆在获得资源、输出资本、国际合作计划、其他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共同能源采购等方面展开更为协调的共同行动。在2012年前,前二者是更实际的操作措施,但从中长期来说,中国国民党应当在着眼全球经济格局、追求区域经济整合方面提出更有高度的主张,甚至在东亚经济共同体、东北亚能源协作、东亚安全对话、南海议题上展现自己更为积极的主张与态度。
民进党在两岸经济议题的政策主张上一直比较严紧,陈水扁当政时期虽然两岸贸易在客观上有大的成长,但与其说这是主政者有意为之的结果,不如说是主政者无力为之的结果。而到今天蔡英文时代的民进党依然抱持对两岸经济交流逢扩必反、逢蓝必反的样式。环视全球,即使日美印韩这类与大陆有显著体制认同差距、政治张力甚大、甚至安全互信度很低的国家,其与大陆的经济合作一向非常积极,其中日本与中国大陆在民间关系、政治军事互信度等都非常低,但是政冷从不妨碍经热,因为这不只体会到在全球经济分工与利益分享中的某种规则性需要,同时也体认到在现在的全球政治中,互惠性的经济协作才在根本上建立起程度不同的建设性而非绝对冲突性的对话关系。这一点,包括陈菊等民进党籍的地方首长似乎也有这样的认识。衡诸现在的民进党两岸经济政策主张,基本上是真假难分的政治恐惧、半愚民的政策诉说与滞后的政治追认的组合,显著地缺乏全球性经济观、缺乏具有拓展自己政治支持基础勇气的前瞻性的经济政策展望和缺乏合理的岛内中长期产业发展条件的远见。在两岸财政政策方面,民进党未来可能有两个选择:要么就是维持现在这样的逻辑,靠等待国民党财政政策的疏漏打防守反击,就是靠迎合自己基本选民的短期经济思维与本土政治化经济思维生存;要么就是提出政经适当分离的思路,提出比国民党更为积极的两岸财经交流主张,自然民进党在提出增加台湾在国际组织的经济合作空间方面的主张时会有更大的合理性,虽然可能在基本支持者群体中引起一定的反弹,但也为其争取岛内中间群体支持提供了动能。在后ECFA时期,我认为国民党与民进党的政策区隔不是在于两岸经济交流不交流,或者两岸是不是只能维持以往那样的有限财经交流,而是在于针对两岸政治对话的态度上。在两岸财经交流上不主张、不谈判、不支持,在今天与其说是有政治节操,倒不如说是政治无能,提不出新全球经济观中合理的台湾定位、提不出两岸经济交流政策主张、连谈都不能谈的领导人领导的民进党,很难想象真正能带给台湾光明的明天。
昨日场景:赴西安,为世界园艺博览会事而谈。再歇于月登阁小岛,遇急雨。拜会陕西省赵代省长。
今日推荐: 请各位博友关注左侧链接中的本人新书《创业有啥了不起》和《黑苹果——袁岳的人情课堂》。
今日小诗:
秋临
干城对伊峙,
暑花别我迟。
秋声初初闻,
败叶已临池。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排骨汤鱼
猪肋排两斤,头道水煮沸洗净后再另加水,并放姜块并食盐酌量,中火炖之一小时。一斤重的黑鱼两条,剖净后整条放入排骨汤中,大火炖至十五分,加寸长香菜二两左右,装碗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