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世界杯已经决出两强了,非洲出局,亚洲出局,南美业出局。这段时间,我们男人们多半会看几眼、谈几句世界杯。中国男人对足球可谓情有独钟,对没有本国参加的世界杯总是充满了热情,常常令外人感动。我常常这样想,如果中国像印度那样,对体育天生就不感冒,我们也就不去想这些让人烦恼的事了。我有时很佩服印度人,他们人口仅次于中国,国力也在上升,而且有核武,但他们心态很平衡,什么奥运会,什么世界杯统统不关他们的事。中国人和印度人不同,在体育竞赛上,中国人天生有想赢的冲动。可足球爱好者们总有一个疑问,在脑子里总也挥之不去;中国足球到底行不行?像这样的政治、经济、人口、文化和体育大国,咋就成了这个世界甚至我们这个亚洲的足球小国?更糟糕的是,这种情况不是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而有所改善,而似乎越来越没有希望了。看到日本、韩国甚至北朝鲜人都打进了32强甚至16强,我在为足球相对落后的亚洲人高兴的同时,不免有些失落。为什么同样的黄种人,别人行,我们不行?
20多年前,中国足球虽然在世界上还算落后,但在亚洲还是名列前茅的,中国男人还有几个足球明星可以炫耀。没想到,20年后,我们在世界足球竞技场上几乎输得干干净净。中国队从一开始怕西亚的伊朗、科威特,到后来怕韩国、日本,再到现在见着谁都怕,简直是惨不忍睹。中国国家足球队,现在不仅打不进32强,而且其腐败形象,已成了中国民众嘲笑、奚落的对象。堂堂国家足球队,有时居然成了耻辱的象征!80年代中国足球进不了世界杯,中国人有失落感,小平同志语重心长地安慰我们:“足球要从娃娃抓起。”他老人家说得对,任何体育项目都不是一朝一日就能进入世界前列,必须要有10-20年的磨练。20多年过去了,中国的国力已经显著提升,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已经大大改善,中国的体育事业也已经突飞猛进,然而,中国的足球还是没有起色。过去的20年,中国体育发展是很有成效的,开始我们的目标是在亚洲当老大,我们很快就实现了。后来我们的理想是在奥运会上争取奖品前3名,我们花了20
年,也做到了。尤其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中国的奖牌总数甚至超过了美国,金牌总数也敢与美国一决雌雄。所以,奥运会的成绩,与中国的国力是相当的。
中国足球不行,我们不能怪领导不重视。无论是足协还是体总,谁都不会不把足球当会事,因为足球在中国代表的意义是重大的,领导为了自己的事业和前程,也会在这个上面使劲。中国足球不行,我们不能怪没钱。中国人早就已经不差钱了,养一个国家队应当是没有问题的。再说,踢足球其实也不怎么太花钱。中国足球不行,我们也不能怪不普及。中国人喜欢看、也喜欢玩足球,虽然说比不上巴西人那样痴迷,但基本群众还是够的,何况中国这么多人?为了中国足球的普及和发展,足球俱乐部早就成立了,国内各种比赛也是经常不断的,尽管不能和意大利的甲级联赛比。中国足球不行,我们更不能怪人种不行。我这里不是指种族歧视,而是指有些体育项目确实需要先天的优势。比如,总体上说,黑人的弹跳和灵活性就是要比其他人种强,而白人的体型让他们在游泳项目上也占尽便宜。但是,足球好像不是这样,因为,不仅身材高大的欧洲人行,而且小巧灵活的南美人也行。过去的十多年,非洲人也向世人证明,他们也能和欧美强队拼一拼。韩国队也曾经在本土神话般地打进了四强,更加证明,中国人的生理特质不是踢好足球的必然障碍。中国足球不行,我们不能怪没好教练。这么多年来,我们土教练、洋教练都试了一个遍,可就是不见起色。中国足球不行,我们不能怪没有好制度。足球好像不管什么制度,与经济发展不一样。足球就是足球,本来很纯。这就是为什么不管你是大国,还是小国,是富国,还是穷国,不管你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甚至封建王朝,只要你会踢都能有出头的机会。比如说北朝鲜,专制独裁没人能比,也是穷得叮当响,但她的足球队就比中国强。也比如说沙特阿拉伯,一个有国王的小国,足球比中国强。又比如伊拉克,曾几何时他们在战乱中也能在亚洲争得一席。非洲的喀麦隆、加纳,尼日利亚就更不用说了,要钱没钱,要人没人。
那么,中国人为什么不行?有人把中国足球的落后,归咎于中国足球体制的腐败。中国人拉关系、开后门的习惯,让国家队选不上最好的队员,也选不上最好的教练团队。中国不断出现“足球黑哨”(裁判造假)事件,绝不是偶然,进一步阻碍了中国足球人才的培养。虽然,这不乏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我不认为这是主要因素,原因在于,如果这样的体制腐败已经这么严重了,那么,它在别的体育项目上也会有体现。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中国奥运奖牌的节节上升,体制腐败似乎并没有阻碍其它奥运项目的发展。可见,问题的症结也不在这里。有人总结出这样一个规律:小球我们行,球越大越不行;个体我们行,人越多越不行;隔着网我们行,有冲撞我们就不行;乒乓球、羽毛球、台球,网球、水球、冰球,排球、篮球、足球,足球排到最后;而且,人越多我们的劣势就越明显,我们的聪明劲就派不上用场了。我们传统文化的弊端,在球类比赛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动心眼使小技的球,谁也玩不过我们。隔着网站好位的排球,中国队在排坛也有一号,也曾拿过冠军;虽有规则,但十分灵活的非团体作战不能赢的足球,中国队是真不行;中国文化的劣势在足球运动中显露无疑:单打独斗,不善团结作战,嘴上口号和心中所想两岔,所以我们的足球就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此时,我想起了世界杯1/4决赛中德国和阿根廷大战。如果一个人对一个人,德国人未必能玩得过阿根廷,但德国人的整体实力明显占了上风。我们看到德国队员场上传球到位率高的惊人,队员之间的配合几乎天衣无缝。可见,他们平时训练时,教练是多么用心!足球这个运动与其他运动不尽相同,90分钟内,每个人控球的机会是非常短暂的,大部分时间,皮球都是在地上或空中。这就需要每个队员能够最大限度地用好每次得球的机会,否则,对自己和队友都是一种折磨。足球还有一个特点,90分钟内一个队的射门机会不多,能得手的就更是少得可怜,因此,要求每个机会都要好好把握,要让最有希望得分的人拿到球去踢临门一脚。为了这个目标,在场的每个队员都要有自我牺牲精神,甘当绿叶,甘当无名英雄,把集体的荣誉至于个人的荣誉之上。正是因为足球的上述特点,场上的每个队员,无时无刻不在做至关重要的决定。怎样跑位?怎样补位?自己带球还是传给别人?球传给谁、不传给谁?自己的每一个决定都有可能让自己要么是英雄,要么是罪人。在这样高速的对抗中,如果一个球员心理素质不过硬,经常为自己的个人得失而斤斤计较,他必定不可能果断地做出最佳的决定。如果一个团体的11个人中有一个撤台或对输赢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那么,整个队的球就踢不顺。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可以搞出核武和航天飞机的中国人,在小小的足球面前却一筹莫展?中国人还要多少年才能冲出亚洲,挺进16强、8强、4强?我认为,中国人缺的不是智慧,不是金钱,不是体质,也不是选拔机制,中国人缺的是一颗颗真正热爱足球的心,以及把这一颗颗心连接在一起精神内涵。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似乎与足球无缘,中国人浮躁、急功近利、不敢为真理而坚持不懈的摇摆性格,决定了中国足球短期内还不可能有实实在在的飞跃。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