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快战,抢“风”抢“快”下“抱紧西瓜弃芝麻”
“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在营销心理学看来,成功,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所在。战场上推崇集中优势兵力以制胜,搏击中崇尚聚全身之气于拳掌之间克敌。
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医院经营要合理掌握“有所取”“有所弃”,才能“有所成”。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兔子因为放弃游泳,而终成跑步之冠;独木因弃群林而成参天之树。大而全,小而全,不符合目前医疗经营的现实需要,办得有特点,做得有特色,才是务实的经营之路。
民营医院8月发展与业务营销,找准优势,发挥优势,集中制胜,而大可不必既抱紧西瓜,又看好小芝麻,大包小揽,无轻无重。
“无点,即不可能有面”,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营销往往讲究优势兵力的集中;在眼花缭乱之时,抓住重点,集中表达优势,才是赢的关键所在。
点,实则是差异,是个性。要“点”,则首先需要具备差异化的头脑,差异化的经营,对于医院单科室业务针对整体发展,单一业务更加容易进行提升,因为相比之下,“点”比“面”更加容易让人产生记忆,而这个“点”又往往比“面”要容易制造,容易出彩。
市场买卖,最怕的是没有特点,没有优势的产品,大同小异,比较难卖,所以,对于医院来说,只有找准医院的技术优势,市场优势,服务优势,重点进行长期包装塑造,其市场作用要更加明显,而且更加容易使潜在患者产生深刻的印象,更加能吸引周围人群的关注,因此,也更加能提高医院的品牌形象和实力形象。
“鲜明”科室特点,“鲜明”业务品牌,以“点”创“阵”
医院8月发展与业务营销,优其“点”而带其“面”,点面结合,塑造优势亮点,特征鲜明的科室业务形象,一个亮点,全院闪光。
以点带动全局的发展,医院必须就要将某一点的业务特色,某方面的服务魅力,某一科室的业务内涵等,充分发挥到高人一筹的水平,在内部无力的条件下,学会整合行业高端资源,学术或公益活动打造这一点的强大形象和影响。
只针对一个点做文章,比对全盘业务做文章,要轻松,要容易,关键是找到这个合适合理的点,进行大力的包装和传播,让这个点灯火通明,让这个灯光芒四射,就能达到带动整体医院发展的的目的。
在对这个点进行包装打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申请大型行业行业学术会议,公益活动等,开展特色业务营销活动,当然,还可以策划特色个性化的营销通路。
民营医院8月发展与业务营销,优势要充分出彩,真正红起来,火到位,切忌不温不火、切忌不伦不类四不象。
在“馒头”都可以出名,郭德纲可以出彩,芙蓉姐姐屡次猖狂的今天,我们会发现一个简单的道理——专注于优势的营销,无论是自我的,还是医院科室业务,整体经营等,只要找对路,找准点(准确的卖点),那么,想不成功都难。
同时,结合亮“点”,不断提升亮度、鲜度,综合加码,着眼全局带动,比如说,多做一些学术会议,做行业峰会,给业务一个落地的机会,开拓市场,推销业务。
重点科室明星业务打破市场沉默,以一牵十,引局整体发展
营销快战,医院没有特色个性化的市场识别元素,患者很难记住医院的品牌形象与优势业务特点,“什么都能做”,但给市场的感觉是“什么都不精”,无科室技术特色,无服务文化特点,无法形成良好的社会口碑,广告“打”了不少,却“打”不掉患者内心的顾虑,导致投出去收不进来,效益差强人意。
知名公立医院,在没有任何广告的支持和推动下,靠着一批拳头科室,先进技术所创造出的高信誉及好口碑,带动了整个医院的发展(北京积水潭医院的骨科,302医院的肝病科,同仁医院的眼科,天坛医院的神经外科等),在社会声誉、患者群体、医院发展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而广大民营医院若没有拳头业务、拳头科室,没有叫得响的服务品牌,单靠商业化的营销思维,无法被社会广泛认可,也不能让患者产生信赖,一些医疗事故反而让患者心生畏惧。
因此,广大民营医疗机构的经营管理者、职业经理人、企划人员朋友,做项目经营不比论坛发贴,偶尔可以放肆灌灌水,不论质量且看数量,如何做到“以一牵十”,“以点带面”地创造良好的发展突破,以“重点科室”、“明星业务”建立实实在在的单科室业务的权威形象和影响,广泛带动医院口碑,也就是医院的可靠性传播,才是最为务实,也是最为高效的“极终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