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样本”的沪宁城际高铁,吸引了各路关注的目光;而有关铁路特别是高铁的话题,也从来没有今天这样引人关注。
铁路建设,
“螺旋式上升”的生命历程
70多岁的同济大学孙章教授研究铁路几十年,在他的眼中,铁路作为一种有180多年历史的交通工具,正在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如果从哲学上讲,在这180多年中,铁路建设是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孙章认为。
1825年9月27日,在英国的斯托克顿-达林顿的产煤区,世界上第一条铁路问世了。它留下的几个数据是:全长21公里,历时3年修建,时速13公里。“那是比马车还要慢的速度。”
而作为世界拥有铁路里程最长的国家,美国的“铁路时代”以1830年第一条铁路的诞生为标志。随着技术进步与铁路自身优势的显现,到19世纪后半叶,美国成为世界上铁路建设速度最快的国家,1900-1920年间修建的干线网络和支线,把全国联成一片。铁路,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最初诞生的100年间,铁路的大发展以美国为代表,修建了40万公里。而自托姆勒·奔驰发明了汽车之后,新的明星出来了,很快成为交通运输的骨干。特别是美国,汽车客货运量占了绝大部分,之后开始拆铁路,现在美国的铁路已经拆掉了10多万公里。”孙章告诉记者。
交通格局的演变似乎具有戏剧性。上个世纪70年代两次“能源危机”的发生,使各国认识到不能仅仅发展汽车运输,铁路于是又开始受到重视。如今,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和低碳经济的提出,世界各国对铁路更加看重,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快发展高速铁路。
“铁路—公路—高速铁路,这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非常清楚的。现在,铁路重新回到了地面交通骨干的角色。”孙章这样评价。
今年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任期第一年的《国情咨文》。他说,从第一条跨州铁路的诞生,到州际高速公路的建成,美国向来走在世界前列。不甘在新一轮竞争中落后的奥巴马随后宣布,联邦政府将投巨资用于修建高速铁路……
各国的规划令人惊叹: 到2020年,日本高铁将从目前的4000公里增加到7000公里;欧盟从7000公里增加到1.6万公里;中国高铁多达1.8万公里。由此带动的世界范围内的高铁直接投资将在1.1万亿美元以上,带动的产业增加值则超过2.5万亿美元,超过了2008年排名世界第七的意大利的GDP总量。
“短板”拉长,
江苏铁路建设全面提速
在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前,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短板”的铁路建设,在江苏全面提速。
说起铁路建设之迫切,省交通厅厅长游庆仲认为,江苏人口密度全国最高、矿产性资源全国最少、人均环境容量全国最小,这样的特殊省情,决定了必须更加重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统筹协调发展。为此,应大力加强铁路等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加快改变当前过于依赖公路的局面。
经过多年努力,江苏保持高速公路全国领先,率先实现了联网畅通,密度位居第一。“江苏要像抓公路网畅通一样,抓铁路联网支持全省经济发展。”省铁路办副主任张晓铃说。
打开今天的江苏区域交通图,绚丽的图景让人心动:从海头江尾的南通到苏鲁交界的连云港,从五省通衢的徐州到波涛万顷的洋口港,一条条高标准的铁路,正在江苏快速地纵横延伸。
省铁路办权威数据显示:2008年,江苏开工建设沪宁城际高铁、宁杭铁路等5个铁路项目,总里程887公里;2009年,开工建设宿淮铁路、宁启铁路复线电化改造等6个项目,总里程919公里;2010年,计划开工4个项目,总里程592公里。相比之下,到全省铁路建设大提速前的2007年底,江苏境内铁路营运总里程仅为1616公里,每万人拥有铁路0.22公里,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按照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的江苏铁路发展最新规划,到2012年,围绕长三角整体发展和沿海地区开发两大重点,我省将建设沿海、宁连、徐宁杭、东陇海、徐盐、宁启和沪宁等七大铁路通道。这些项目实施后,全省干线铁路网基本建成,可实现长三角沪宁杭之间1小时抵达,各省辖市与上海2小时内抵达,各省辖市与南京1.5小时内抵达,苏北各市与连云港1小时内抵达。主要铁路通过技术标准提高到200公里/小时以上,均可开行动车组。如果按照国际铁路联盟的定义,时速达到200公里即可称作高速铁路的话,江苏建设的绝大部分项目皆可入围。
绚丽的蓝图跳出规划,正在加速成为现实。
到2012年,全省新增铁路营运里程2198公里;总营运里程增至3608公里,为2008年底的2.15倍,路网规模和质量实现重大跨越。
——路网密度达到34.46公里/千平方公里,为2007年的2.2倍;
——万人拥有铁路里程达0.48公里,为2007年的2.1倍;
——装备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复线铁路和电气化铁路比例为86%,比2007年增长2-3倍,远超50%的全国平均水平。
“金三角”成形,
让我们拥抱“高铁时代”
铁路建设,江苏在提速,长三角在提速。
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12年,中国将建成“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总里程1.3万公里,超过目前世界高速铁路的总和。这个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将把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及其他城市密集地区紧紧相连。
国家铁路网规划中的简短表述,对长三角区域交通而言,意味着史无前例的机遇和变迁。上海铁路局常务副局长王峰说,除了已经通车的沪宁高铁,在江浙沪之间,将全面推进宁杭、宁安、沪杭、杭甬客运专线等重点工程建设。两年内,以高速铁路连接的长三角将正式成形。
省铁路办副主任张晓铃为记者打开一幅长三角交通图,目前宁杭之间三条主要铁路通道一目了然:一条是绕道芜湖、宣城,线路全长404公里;另一条是绕道无锡、长兴,线路全长385公里;还有一条是绕道上海,线路全长502公里。宁杭两地之间一直没有直达铁路。宁杭最快的动车组取道上海,全程仍需4小时。
新的直达客运专线则从南京南站至杭州东站,全长248公里,将是所有4条线路中最短的一条。张晓铃表示,宁杭铁路将结束长三角铁路长期以来只有“两边”的历史,真正的“金三角”将最终形成。
2009年2月,备受关注的沪杭城际客运专线开工。客运专线位于长三角人流、物流、信息流最为密集的地区,将于今年10月建成通车,届时上海至杭州最快只需38分钟。
对长三角高速铁路的快速推进,铁道部部长刘志军作出精彩点评:沪宁城际高铁与沪杭、宁杭城际铁路衔接,构成沪宁杭“金三角”通道,与京沪、沪昆、沪汉蓉等高速铁路衔接,融入全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大幅度扩展长三角地区经济活动空间和生产力辐射范围,大幅度拉近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时空距离,必将极大地改变我国区域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格局。
铁路尤其是高铁,正在改变长三角、改变全世界,赋予人们全新的时空观念。
未来的格局清晰可见,未来的格局又一定超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