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陵正门
成吉思汗塑像
蒙文:“汉”,成吉思汗博物馆按照该字设计(这里有据说全世界最长的画卷,介绍成吉思汗传奇的一生)
据说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蒙古包(里面有餐饮、大型表演)
6月25-28日,为厦大EMBA上课,来到鄂尔多斯。虽然上课很辛苦,但收获颇大。
印象最深的不是参观成吉思汗陵,不是康巴什“鬼城”,不是在草原上信马由缰,不是在蒙古包里狂饮,也不是在草原上起舞。
印象最深刻的是这座神奇的城市。
北京到鄂尔多斯,飞行一小时十五分钟。下了飞机,到了停车场,就被雷了:第一次看到那么多好车云集,简直是奇观。奔驰、宝马根本不算什么,一台台大排量的SUV的捍马、雷克萨斯、霸道。这里恐怕至少在是中国好车密度最高的一个城市,肯定高过深圳、北京等大城市,估计除了高档车公司、运送高档车的码头和轮船及高档婚车车队,这么多的高档车云集的城市,只有鄂尔多斯。
由此诞生一个规划整齐的街道,凉爽宜人的气候,一望无际的草原,朴实甚至有些憨厚的民众,悠闲的边陲小城(60万常住人口)。
但在这座城市里也看到一些不协调的现象:
服务态度整体低劣,比政府公务员服务态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著名的那个羊绒衫专卖店,在四星级酒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问几句,答一句,绝对牛。如果长得漂亮,态度不好也能忍受,关键是人长得比其服务态度还差。这里的服务员,每月工资两千多,而且不管长得如何,不管服务态度如何,还供不应求。
生活居住成本高,外来劳动力就业被屏蔽,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造就了服务设施跟不上。
生活服务设施严重滞后。在市中心走了半小时居然找不到饭馆、大排挡、菜市场;在市中心走了一个多小时,居然找不到报刊亭。
上课和住宿的酒店据说是鄂尔多斯当地最好的,居然叫“铁牛(国航)”(后知以老板的名字命名)。须知铁牛是拖拉机的别称,更有意思的是铁牛后面还缀了“国航”两字。国航的铁飞机与铁牛也挂边,国航的晚点真有点拖拉机的意思。后经确认,老板的名字叫铁牛。
在这里,传统与现代,时尚与保守,游牧与定居,狂野与循规,交织在一起。
这里是一个财富突然爆发的城市,这里是鄂尔多斯草原近乎海市蜃楼的奇观,这里是21世纪在中国才有的天方夜谭。
这一切恐怕都来自于鄂尔多斯迪70%的地下埋藏的丰富自然资源。基于资源禀赋发展起来的城市很多,但像鄂尔多斯这样,几乎一夜暴富的城市不多。
感谢虎成、展辉两位80后总!
鄂尔多斯之行,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