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方法论与经济学思想史》授课纲要初稿


    

2010年秋季学期,余将去东北财经大学讲授《经济学方法论与经济学思想史》,正在起草授课纲要,兹先贴上一部分。本课程共计54学时,分18次课讲完。讲读课12次,讨论课5次,考试占1次课。
 
课程共安排六周,每周三次课(9学时)。平均由余讲授6学时,同学讨论3学时。但也会根据情况酌情调整比例。
 
 
 
本课程没有规定教材,但基本的阅读材料出自
汪丁丁《经济学思想史讲义》(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版)
丹尼尔·豪斯曼编《经济学的哲学》(丁建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每周内容为
第一章 本论
第二章 道术  
第三章 性理
第四章 德慧
第五章 公义
第六章 余韵
 
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 本论
课程概要
什么是经济学
经济学思想史概述
 (本章第一周讲完,共9学时,全部为讲授课,讨论可以穿插进行)
 
 
第二章 道术
经济学与科学
何谓科学
经济学与科学哲学
经济学与科学方法
经济学是科学吗?
(本章第二周讲完,共9学时(3次),其中6学时(2次)为讲授课,3学时(1次)为讨论课)。
 
第三章 性理
(“人性”与“理性”,非儒学中的“性理”)
经济学中的“理性”概念
人性——人心与人生
社会科学对人性的开掘
经济学中的理性假设
逻辑之理与情感之理
(本章第三周讲完,共9学时,其中6学时为讲授课,3学时为讨论课)
 
第四章 德慧
经济学中的“效用”
日常生活中的“幸福”
经济学的道德基础
幸福经济学
(本章第四周讲完,共6学时,其中3学时为讲授课,3学时为讨论课)
 
第五章 公义
经济学和经济体的正义之维
正义的概念
亚当·斯密的正义理论
罗尔斯正义理论的经济学诠释
演化理论与分配正义——肯·宾默尔的自然正义论
(本章第四、五周讲完,共9学时,其中6学时为讲授课,3学时为讨论课)
 
第六章 余韵
非理性选择经济学概述
1,奥地利学派
2,凡勃伦经济学
3,女性主义经济学
(本章第五、六周讲完,共9学时,其中6学时为讲授课,3学时为讨论课)。
 
考试在第六周最后一次进行,考试时间120分钟。
 
评分原则
课堂讨论和课堂报告 30分
学术写作(两篇)40分
期末考试 30分 
 
讲授课的主要方式,是由余讲授经济学思想史上的主要理论(以“理路”的疏导为主)和思想流派、方法论。会围绕某几篇最重要的研究论文(例如布坎南《市场作为创造性的过程》或者弗里德曼《实证经济学研究方法论》),但是不会拘泥在一点上(因此不是精读课)。
 
讲授课后会留下一个问题清单和待讨论的案例、故事。讨论课上,基本上按照这一系列问题和案例展开讨论。全班同学可以分成五个学习小组(道之组,理之组,慧之组,义之组,韵之组:这是我暂时起的名字,小组组员可以自由地起更有创意的组名)讨论课上,由专题小组的组员主持全班同学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