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您一个可破译疑难问题的全能解码器——经济自然大统一模型即质能绝对式首发式(代序言)


 

 

史蒂芬•霍金有一个《时间简史》,我有一个《空间简史》。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建立在相对论及其“光速不变原理”的基础上,而我的《空间简史》则是建立在绝对论和一个基本事实的基础上——空间是绝对之绝对的。

从上可知,绝对论把空间当作一种绝对的不能再绝对的东西,但与牛顿的绝对空间观又有本质的不同。牛顿的绝对空间观认为,空间是一种固体的、有弹性的、可压缩的物质,包括光线、声音等在内的物质就是靠空间进行传播的。

据说爱因斯坦在创立相对论的时候彻底地抛弃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可是他对时空和物质又有如下之描述:“空间和时间,本身就是一种动力量,当一个物体运动时或者一个力起作用时,它可以影响到时间与空间的曲率,反过来时空的结构也在影响着物体的运动和力作用的方式。空间和时间不仅在影响,也被发生在宇宙中的每一事件所影响”。

从上可知,爱因斯坦虽没再把空间当“以太物质”,却给空间、时间赋予了比牛顿的“以太物质”更为显著的“作用”和“影响力”。请问,非物的空间又何以与物质相互产生“影响”?反之,如果有“影响”就说明空间是物质。

绝对论认为,作为非物质,空间不会对物质产生任何影响,反之,由于空间无性、无情、无欲、无度、无维、无私、无为即“全无”,所以物质也就自然不会对空间产生任何影响,而它正是老子一直都在追寻的那个“可以为天地母”的“道”者也。

通过现代天文学、物理学、天体物理学、核物理学、量子力学、相对论力学来证明“可以为天地母”的就是空间,它也是我《空间简史》的一大特色,但这还不是我的《空间简史》的全部,而它的革命意义还在于创立了能够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全部收编进去的绝对论力学。不仅如此,它还为人类经济社会构建立起“准运动模型”即《经济自然大统一模型》。

笔者经研究发现,真正的学问并不在教科书上,而是在星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中,而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与人类社会其实就是一部“无字的天书”,如果能把这部天书刻录下来,那它定是一个“经济自然大统一模型”也。

中国古代先哲不知有北大、清华、哈佛、剑桥,但其学问之博大精深又岂是在这些大学里能学到的?一部《易经》被人诠释了3000年,5000字的《道德经》竟然开创了现代天体力学、宇宙大爆炸理论之先河。这些岂是北大、清华、哈佛、剑桥博士生能完成的千秋伟业?所以,真正的学问家视大学教材为历史读物,而视各种学历、职称为无物。

无数的实验、事实,定律、原理似乎都在证明世界上、天穹中早就有一个无形的“运动模型”存在,而这个模型的最大特征是——自己不表现自己而需要包括人类在内的事物、物质的存在与运动状态,发展与转化趋势来表达、来证明。而它不是别的,正是由笔者发现的“质能绝对式”也。所谓“质能绝对式”就是把绝对空间对物质的“作用”或“影响”纳入到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而得到的一个“质能关系简化式”,其革命性意义就在于能够用它来预测、预知未知、未来。

事实证明,凡是历史的、未来的都是绝对的或相对绝对的,而“质能绝对式”无疑就是一个绝对得不能再绝对的、宇宙万物为什么必须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解码器”也。人们常感叹经济的、社会的、自然的、宇宙的未来难预测,分析原因无不与事先缺少有这样的一个“解码器”不无联系;反之,如果事先就拥有这样的一个能够破译万难问题的“解码器”,预测、预知未知、未来也就变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这是因为,一切变化皆在该“质能绝对式”里进行。

相对论假设有一个“不变光速”无疑是想借用这个空间尺度来预测、预知未知、未来。但爱因斯坦错了,错就错在他把“光走了弯路”视为了“空间弯曲”。而事实上是,空间非物,何以弯曲?由于空间非物,是绝对静止的,所以空间便自然而然地获得了“绝对坐标”的意义,因而也就可以决定宇宙万物的存在与运动状态,发展与转化趋势了。

遗憾的是,包括牛顿、爱因斯坦、霍金在内的物理学家们均没能认识到空间并不参与这个“决定”的过程,而是通过“物极必反”来表达的,即包括经济事物在内的物质存在与运动状态,发展与转化趋势皆取决于它们在空间上的分布是否均匀,凡是均匀的就能存在与可持续存在,凡是不均匀的就必然得转化,也谈不到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了。

为此,为了实现存在与可持续存在,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体和家庭在内的宇宙万物其在空间上的分布就必须得均匀或基本均匀,因为只有其在空间上的分布均匀了的时候,它们才能存在与可持续存在,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该用什么来考量事物在空间上的分布是否均匀?回答只有一个,就是物质或经济事物的质量(m)与能量(E)必须得保持基本守恒、对称、等值,而用方程式表达就是E=m。很显然,它与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E=mc²,少了个c²。

去掉c²,相对论变成绝对论;质能关系式变成质能绝对式,并使质能关系式成为了质能绝对式漫长曲线上的一个点或一个特例。大概爱因斯坦做梦也不会想到,用质能绝对式的转化式即E-m=0,竟然会这么轻易地就破解了它的“宇宙常数”为何会“等于零”的难题;当然他更不会想到E+m=1竟然是宇宙万物对空间格物、格力、格律、格理的表达。

毫无疑问,上述决不是非历史、自然蓦然相似的一幕!但可以肯定,它势必会引起天文学、物理学、天体物体学和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审计学、会计学史上的一场深刻而又彻底的革命!真有这么神奇?请看《空间简史》吧!

 

 

 

 

 

 

 

 

 

 

空间简史

 

(又名《天型·地经·人行》)

 

——《道德经》推演与《经济自然大统一模型》的构建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老子

 

 

 

 

 

 

崔长林著

 

 

 

 

6卷,卷均11章,每章2-4节,计126章,255节。第1卷《空间绝对论》;第2卷《空间决定论》;第3卷《绝对论力学》;第4卷《对称宇宙观》;第5卷《非对称运动》;第6卷《斥力地震律》。之后亦6卷,系《地震简史》或曰《广义地震学》内容,有《地震天成》、《地震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