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鹿城


     鹿行天下。从远古至如今,从东方到西方,鹿在人们眼里,是美好的生灵,吉祥的象征。中国最著名的鹿城,北有包头,南有温州。近期我专门探访此两地,探讨鹿的文化。

      包头为何称为鹿城呢?相传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率大军西征,途径包头附近的九峰山,遇到一只美丽的梅花鹿。大汗便骑马追赶,追到一片密林处,不见了鹿的身影,却在地上的一块青石板上,看到上面隐隐约约的有梅花鹿的图案。成吉思汗惊叹,此为神鹿,并脱口喊道:“包克图(蒙语译音,意为有鹿的地方)!”大汗令手下抬起青石板,他们喜出望外地发现竟有清泉汩汩涌出。从此这块宝地上,泉水淙淙,芳草萋萋,林木茂盛,繁花似锦,梅花鹿成群,鸟儿歌唱。勤劳淳朴的人民在这里安居乐业。这里正是欧亚大陆的草原文明与黄河流域农业文明交流融汇的地段。

鄂尔多斯的成吉思汗陵。

      包头被称为鹿城,还有许多鹿的传说。蒙古人至今以苍狼和白鹿视为祖先。古时候老人甚至会对儿孙们讲,成吉思汗是苍狼和白鹿结合而降生人间的英雄。

         包头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从包头驱车向南两个小时,就到达鄂尔多斯城。这里有丰富的“羊、煤、土、气”(即羊毛、煤炭、稀土、天然气)资源、经济腾飞,被列 入全国“十大创富城市榜”。在这里,我特地瞻仰成吉思汗陵(衣冠冢)。传说成吉思汗曾路过此地,突然其马鞭掉落地上,随行的两员大将上前欲帮他捡起,大汗 不让捡,并动情地说,这里水草丰盛,又是梅花鹿栖息之地,表示自己将来归天后,能葬于此地。看来,成陵建立于此,也与梅花鹿的吉祥意义有关。

       鹿的外形灵秀美丽,性格温顺,“食则相呼,行则同旅,居则环角向外以防害”,被人视为善灵之兽,可镇邪招瑞。在原始部落时代,贺兰山的古崖画上,就刻有鹿 的图案。如今包头即将建成的“鹿园”,把古崖画上鹿的图案复制展示,成为一处独特的景观。早在周朝,皇家就有鹿苑专门养鹿。多年来,包头市中心的银河公 园,有放养着梅花鹿,这里绿树成荫,游客可与灵鹿亲近,成为人气旺盛、生机盎然的包头市标志性景观。这次我也到此处写生画鹿。


包头“鹿园”中的阴山岩画。


        包头是“草原钢城”,这里矿产丰富,城市发展规划很规范科学。近十多年来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快。包头有位朋友邀我为其企业一新建筑取名,我题了“鸣鹿阁”,希望以鹿文化将企业做大、做强。

       

 

 

温州,也称鹿城。地处浙江南部沿海,瓯江穿城而过,丰饶富庶。据记载,东晋著名学者郭璞客寓于温州,适逢温州欲建郡城,郡守请他“为卜郡城”。郭璞登山观看地形,建议跨山筑城,引水入衢。相传这里有白鹿衔杏花腾飞,可长保安逸吉祥,故被称为鹿城。温州人吃苦耐劳,精明能干,不乏创业有成的人物。我曾在出访法国、意大利和美国时,遇见许多温州侨胞。他们经营餐馆、皮革店,都做得很成功。温州人很抱团,互相关照,生意越做越火。他们成功的感悟是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千方百计。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继承祖先禀赋,把握时代机遇,出现了大批商界风云人物。

 

当然也有遗憾:温州原本环境优美,河流纵横,可谓水城,但以前几十年未想到保护生态环境,将许多河填埋修路造房,不然的话,这里可要赛过威尼斯。现在温州人汲取教训,注意保护现存的湿地,注重文化建设。仙岩镇梅雨潭瀑布下,立有朱自清散文名篇《绿》的铭文碑。绿遍温州,将不是梦想。温州人也注重鹿文化,这是社会和谐的标志与精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不禁想起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句:“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温州境内就有天下奇秀的雁荡山,峰奇崖险,凝翠碧潭。不知李白的梦游天姥时,是否想到造访鹿城温州呢?但我相信:有鹿的地方,就有美好的未来,鹿行天下,造福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