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任房价暴涨未必是坏事


                                  

  近期,二三线城市房价涨势凌厉,让所有注意力集中于京沪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房地产调控,未能在二三线城市发挥应有的作用。北至哈尔滨,南至昆明,中至长沙,东至宁波,西至喀什,这些城市的房价近期开始大涨。如喀什6月房屋均价2000多元,现今已经跳升至4000元。而一线城市的房价依旧未出现实质性松动,虽然成交量明显萎缩。种种迹象表明,新近这一轮房地产调控前景堪忧,不仅仅将可能再次沦为“空调”,而且让更多尚未安居的普通百姓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自从4月份国务院十号文件发布之后,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成为各方一致的诉求,京沪广深等一线城市成为调控监管的重点对象。而二三线城市却被认为是泡沫化程度并不严重的区域,这就使得大量资金开始抽离风险明显上升的一线城市。在天量信贷依旧、M2规模已经逼近70万亿的极其宽松货币环境之下,泛滥的流动性总得寻找出口,这也就使得无论中央政府的房地产调控如何措辞激烈,也难以扭转这些资金的去向。就连自诩为共和国长子的中央企业,对房地产严厉调控也是不予理睬,依旧将房地产项目当作最优质的资产处理,央企地王仍然不断出现。

  之所以本轮房地产调控遭遇如此尴尬的境地,其根源依然是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对中央政策的阳奉阴违。由于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是目前泡沫化过程中最大的受益团体,只要导致房价暴涨的体制性原因尚未得到纠正,房地产调控就难逃“被架空”的厄运。土地财政机制和建设部18号文件是持续十多年房地产泡沫不断膨胀的最主要制度原因。因此,如果想真正企图以行政调控来遏制房价,那么也只有等到中央政府改革分税制、并否定18号文件的时候,有形之手才能真正发挥效力。而这在目前既得利益群体势力庞大的情况下,几乎不存在操作的可能。这也就决定了无论接下来再推出多少房地产调控政策,都将难以避免的遭遇执行不力的问题。

  自从2003年房价开始一飞冲天开始,预测泡沫破灭的言论从未消失过。但时至今日,房价已经涨到了和大部分普通老百姓完全没有关系的地步,高房价也成为阻碍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主要因素。

  那么,中国房地产泡沫最后将究竟出现怎样的命运?在我看来,与其通过越调越混乱的政策干预市场走势,不如在未来两三年内放任房价走势,不管涨跌任其发展,看房价到底能涨到哪里去。中央政府则投入更多的力量在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上,早日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而不是局限在完全调控房价的狭小领域,保障房建设投资再也不能是这么小的规模(不到GDP的1%,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3%)。遏制过快上涨的调控政策都是一些短期性的宏观调控政策,最终都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而且历史早已经证明了他们效力的低下,并一定程度上成为房价暴涨的推动力量,越调越高成为常态。

  可以预期的是,房地产调控一旦放松,房价势必会出现报复性反弹,短期内形成中国的超级泡沫。比如北京四环均价达到6万以上,30万的房子不再鲜见。如此虽然进一步加重了金融风险,经济被房地产绑架程度加深,但是接下来的故事则是泡沫的崩溃。中国房地产泡沫这样的故事迟早会发生,早发生比晚发生好。

  从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下半年中国的货币环境宽松如故,现在正在运行的调控政策大部分都将被货币泡沫所吞噬。既然这样,放任房价暴涨,看你涨到天上去了之后,怎么下来?涨吧!

  

  (本文作者倪金节为财经作家,新著《好泡沫还是坏泡沫?》)

  这是一篇注定要招来无数板砖的文章,报纸编辑也难以接受这样的标题。在写作《好泡沫还是坏泡沫?》的过程中,房地产泡沫已经让我更多的时候是无言以对,说来说去还是得回到住房制度改革变形、土地财政和货币泡沫三大因素上来。现在关注房地产市场走势,总体判断思路,看准这三点其实就完全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