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产计划管理(草稿)
教学目标
1.掌握生产计划的内容与条件分析;
2.掌握生产年度计划和生产运作计划的制定程序;
3.学会库存与产量关系式及计算,掌握制定综合计划的图表法;
4.掌握主生产计划(MPS)的制定和物料需求计划(MRP)的制定。
§01生产计划管理标准化
一、管理职能
生产计划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开始,公司生产经营计划工作由生计部归口管理,以安全生产为中心,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认真考量政治经济和政策环境,强调计划的科学性、严肃性和前瞻性,全面完成总目标下的各项计划任务。
二、管理内容和要求
1.编制计划原则
计划工作要走群众路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自下而上集思广益;从客观实际出发,既要切实可行,又能充分发挥全员能动性。计划工作人员要深入调查研究,走访用户掌握情况和了解市场信息,充分利用全公司内部信息,各项计划必须结合国家计划和国际市场变化。制订计划时要根据实际,从严掌握,结合安全、品质,充分考虑经济效益,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立足于自力更生和勤俭办企业。
2.计划工作管理
建立起全员参与,经理/厂长为责任人的全公司计划管理体系,采用分级负责管理的办法,由主管职能部门提出各项计划草案,报计划专员审阅。由专员组织讨论,确定编制正式计划任务书,报上级领导和下达有关部门。各职能部门和计划专员对计划完成应负监督检查责任,对未完成计划部分应负直接或间接责任。各单位对计划指标和任务,必须严肃对待,计划一经批准下达,各负责执行部门必须尽一切努力确保其计划的完成,一般不予修改。
3.计划的编制依据、程序和内容
在电厂,以生产计划专员为主,各部门、站所配合调查,分析用户用电情况,进行编制供、售电计划和线损计划、购电计划等报送电管局计划部门。计划专员应按年、季、月供电设备大修情况及输、变、配设备的技术状况,组织编制设备检修及进度计划。各部门、站所应按年、季度向计划专员提供技改基建工程计划,生产设备检修、技措、反措、科技、工作计划以及其他生产任务等计划。各部门、站所根据全公司年、季大修计划、技措、反措、改进工程、科技及其它生产任务,具体安排本部门、公司的月度生产工作计划,并向计划专员报送一份计划。生计部调查各行业用电,预测公司年季生产计划指标,编制公司电力生产计划和综合平衡汇总生产计划任务书,提报请公司领导审批后下达各单位。各项计划要有经济效益比较,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计划要本着勤俭办企业的方针。编制各项计划指标时,既要客观先进,又要留有余地,要保证经过努力能完成或超额完成,切忌盲目性。经济指标计划按规定时间,分别编报年度、季度、月度计划。各专业及有关职能部门每月25-28日把下月的经济指标及生产工作计划交计划专员。
4.计划工作的分工及其内容
计划专员负责编制年、季、月度电力生产计划指标的上报及下达,负责编制全公司生产计划任务书;负责编制年、季供电设备大修、改进技措、反措、停电检修,科技工作计划。
5.计划的检查和实施
各职能部门就其业务范围有权对全公司各部门(站所)和有关部门检查其专业性计划执行情况,并提出生产业务方面的指导性建议。各基层单位的负责人有责任主动向有关职能科室的检查人员汇报情况。
在完成月度计划任务中,各部门(站所)应随时向有关职能部门互通计划执行情况,各职能部门积极帮助基层解决执行计划过程存在的实际问题。
三、检查与考核
从各部门抽调人员成立计划检查小组,定期进行检查、沟通,确定考核成绩。
本标准所列管理事项,分别纳入部门岗位工作标准和考核标准。参见考核表( )。
§02生产计划的编制
一、生产计划的划分
表1 划分种类
划分种类 |
对象 |
期间 |
期别 |
|
大日程 (长期) |
长期生产计划 |
产品群 |
2~3年 |
季 |
年度生产计划 |
产品群、产品别 |
1年 |
月 |
|
中日程 (中期) |
3~6月生产计划 |
产品别 |
季、半年 |
周、月 |
月份生产计划 |
产品别、零件别 |
月 |
日 |
|
小日程 (短期) |
周生产计划 |
产品别、零件别 |
周 |
日 |
日生产计划 |
产品别、零件别 |
日 |
小时 |
长期生产计划(1-5年):针对品种的升级换代、生产能力提高、厂区布置调整等具有规划性质的问题;
年度生产计划(1年):确定年度内生产计划指标如品种、产量、质量等,同时安排产品的生产进度;
短期生产计划:即生产作业计划,包括月度生产计划、周生产计划和日程生产计划。
二、年度生产计划管理五步骤
1)确定目标
2)评价现有生产要素
3)预测未来环境与条件
4)确定计划方案
5)实施计划方案
三、如何编制年度计划
1)品种计划(收入利润顺序法)
将生产的多种产品按销售收入和利润排序并将其绘在收入利润图上,分析筛选产品的方法。
例:新星公司有八种饲料产品,公司对其在2004年销售收入、利润分别进行了分析排序,如下表:
表2 销售收入和利润表
产品代号 A B C D E F G H
销售收入 1 2 3 4 5 6 7 8
利润 2 3 1 6 5 8 7 4
2)质量计划
当合格品率达到相当高水平时,质量保证成本会骤然上升,此时就是不经济的。
使不合格品损失成本与质量保证成本之和构成的总成本最小的合格品率是经济的质量水平点。
3)产量计划
保本产量——盈亏平衡分析法
Q*=F/(P-V)
Q*: 保本产量
F :固定成本
V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P :单价
(1)盈亏平衡点法原理
(盈利)π = (总收益)Y – (总成本)C
= (单价)P ×(产量)Q – (固定成本) F –(产量)Q ×(单位变动成本)V= Q(P – V)– F
整理得 Q = ( π+ F ) /(P – V)
当π= 0 时:Q* = F /(P – V)即不亏也不盈的产量
盈亏平衡点法应用
(2)判断盈亏:
(3)运用基本公式进行产量、价格、成本、盈利决策:
Q = ( π+ F ) /(P – V)
π = Q(P – V)– F
P = (π+F)/Q + V
F = Q(P -V)- π
V = P -( π + F )/ Q
(4)判断企业经营安全状况
经营安全率 S = [(Q – Q*)/ Q ] ×100%
经营安全率% |
<10% |
10%—15% |
15%—25% |
25%—30% |
>30% |
|
危险 |
要警惕 |
不太好 |
较安全 |
安全 |
例:某公司生产A种产品的固定成本为8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1200元,单位产品售价为每件1600元。
1) 试用盈亏平衡点法确定其产量(或该产品产量至少达到多少企业才不亏损)?
2) 若该企业要实现目标利润30万元,至少要维持多大的生产规模?此时,该企业经营安全状况如何?
解:
1) 根据盈亏平衡点产量公式: Q* = F/(P – V)
A产品的盈亏平衡点产量
Q* = 800000/(1600 – 1200)= 2000 (件)
所以,达到盈亏平衡时的产量为2000件。
2)根据公式 Q = (F+π)/(P – V)
当目标利润为30万元时
Q = (800000 + 300000)/(1600 – 1200)
= 2750(件)
经营安全率 S = [(Q – Q*)/ Q ] ×100%
= (2750 – 2000)/2750×100% = 27.27%
所以,该企业若要实现目标利润30万元,至少要维持2750件生产规模。 此时,该企业处于较安全的经营状况。
四、生产计划内容
1.生产什么东西—产品名称、零件名称(含质量要求);
2.生产多少—数量或重量;
3.在哪里生产—部门、单位;
4.要求什么时候完成—期间、交期。
五、计划应考虑的条件
1.计划应是综合考虑各有关因素的结果;
2.必须是有能力基础的生产计划;
3.计划的粗细必须符合活动的内容;
4.计划的下达必须在必要的时期。
§03生产运作计划的制定程序
1.三种主要的生产计划
• 综合计划
• 主生产计划
• 物料需求计划
2.生产运作计划的制定程序
综合计划→可行→主生产计划→可行→物料需求计划→可行→车间作业计划/采购物料计划→制造装配→市场需求订单预测→综合计划。
3.库存与产量关系式及计算
本期末库存量=上期末库存量+本期生产量-本期需求量
1月 2月 3月 4月
需求量 20 20 40 40
生产量 30 30 40 40
库存量 20 30 40 40 40
§04任务驱动:制定油漆厂综合计划
1)各单位计划期内的正常生产能力、加班生产能力以及外协量均有一定限制
2)各单位计划期的需求量已知
3)全部成本与产量呈线性关系
TR公司生产各种油漆,油漆的需求具有季节波动特性,通常第三季度是需求高峰。需求预测和有关的成本数据如表1、表2所示。此外。现有库存量为250千加仑,所希望的期末库存为300千加仑。公司现在打算根据表3所示的生产能力计划来制定综合生产计划。按照公司的经营方针,不允许任务积压和库存缺货。
表3 需求预测(单位:千加仑)
需求 300 850 1500 350 3000
表4 成本数据(单位:千加仑)
正常生产成本 1.0元/单位
加班生产成本 1.5元/单位
表5 生产能力计划(单位:千加仑)
正常生产 450 450 750 450
加班生产 90 90 150 90
外协 200 200 200 200
图表法操作:(另画)
表6 TR公司的最优综合计划(单位:千加仑)
2 450 90 200 400
3 750 150 200 0
4 450 90 110 300
§05主生产计划(MPS)的制定
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的时间段内的生产数量
– 最终产品:本企业最终完成、要出厂的完成品
– 计划时间单位:周(旬、日、月)
产品MPS量的计算表
期初库存 预计需求 周次 顾客订货 现有库存量 MPS量 4月 5月 1 2 3 4 5 7 6 8 20 20 20 20 40 40 40 40 4 88 15 23 0 0 0 0 生产批量:80 45 22 2 -18
周 期初库存 需求量 是否缺货 MPS量 期末库存
1 45 - 23 否 + 0 = 22
2 22 - 20 否 + 0 = 2
3 2 - 20 是 + 80 = 62
4 62 - 20 否 + 0 = 42
5 42 - 40 否 + 0 = 2
6 2 - 40 是 + 80 = 42
7 42 - 40 否 + 0 = 2
8 2 - 40 是 + 80 = 42
§06物料需求计划(MRP)的制定
• 相关需求物料的采购与生产计划
– 相关需求物料:生产最终产品所需要的原材料和零部件
一、如何制定物料需求计划(MRP)
1)从最终产品的生产计划(MPS)导出对相关物料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
2)根据物料的需求时间和生产(订货)周期来确定其开始生产(订货)的时间。
A B C D a b b c
独立需求
相关需求
二、制定MRP的三个关键信息要素
1.主生产计划(MPS)
2.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s, BOM)
A B C D a b b c
时间坐标上的物料清单(BOM)
小结与思考
(1) 生产活动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以某个企业情况进行归纳。
(2) 生产的本质?生产与运作关系和区别?
(3) 综合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采购物料计划是什么关系?
(4) 参观一家企业,写出该企业生产管理方面优势和问题,提出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