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空出尽即是利好? 楼市调控已成强弩之末?
一直“跌跌不休”的股市在这一周算是扬眉吐气了,沪指不仅创造了五连阳、连续收复多个点位,而且还创造了今年以来的最高周涨幅——6.1%,把沪指定格在了2572.03。
作为权重股的地产股在这一周的沪指上涨中可谓功不可没,不论是保利还是万科几乎都创造了最近以来的新高。
仔细分析下来,这一轮股市的上涨除了受中报行情以及农行上市等基本面利好的影响之外,人们对于今年下半年国家政策的预期则显得尤为突出。
而最近高层频频对中国经济“两难”的表态更是被一些市场人士理解为中央可能放松目前的调控政策,这也给当前的股市上扬提供了动力,同时也为目前的楼市博弈增加了难度,毕竟很多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已经习惯而且也正在豪赌国家很快就会放松楼市的调控,那么他们就可以像去年一样经过短时间的压抑,然后一飞冲天。
在国家这一轮的经济调整过程中,对于楼市的调控无疑牵连着社会的神经。
事实上,自4月中旬号称有史以来最为严厉楼市政策出台刚过百日之时,目前俨然已经进入到了深水博弈期。无论是开发商的试探性降价,还是一些人鼓吹楼市绑架银行、绑架经济的论调,以至于房租也成为了此轮楼市博弈的工具。
在此之间曾出现过三套房松动的消息,虽然这一消息无一例外地得到了国家三部委的一致否认,然而无论是谁也不敢百分百地保证市场上三套房绝对待不了款。放松三套房的贷款对于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来说没有多大的实质意义,只是在此市场深度博弈时期,它更可能是一些人试探市场以及高层放松目前楼市调控的伎俩而已。
此前一直作为楼市达摩克利斯之剑的物业税或者后面缩水版的房产税目前似乎也已经被人们选择性地相信要到2012年才有可能推出了。虽然这一消息依然得到的是官方否认,只是,在中国的市场语境中,更多的人们更愿意选择相信市场传言,正所谓无风不起浪也许就是如此吧,而且在人们的历史经验中也已经留下了往往传言比官方版本更可信的记忆。
对于物业税或者房产税,正如有人评论的那样,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政策,而今却成了今年的娱乐化事件之一。对于物业税的博弈,以至于力图推行的孟晓苏也唏嘘不已,“那些有权有能力制定物业税的人,却是目前拥有房产最多、得益最多的人”。要想一个人制定一个政策来剥夺自己的利益,其难度可想而知。
转了半天还是回到此轮楼市调控的实质中来吧!
虽然这一轮的楼市调控号称是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但是同样无外乎紧银根、收地根、压制需求。只是这一次的政策稍微严格一点而已,完全没有触及受人诟病多年的制度根本。
不管新近爆出的全国空置房6000万套的数据是否准确,但是目前大量房源空置是不争的事实。虽然国土部一直宣称,最近也在和相关部委一起严查囤地、非法违规用地,但是土地的大量空置,非法违规用地屡禁不绝甚至有越演越烈之势。其中缘由不言自明,因为不管是囤房还是囤地,按照目前房价地价以及其他资产价格的上涨水平,囤房囤地是最为有利可图的,甚至是一夜暴富的最佳途径。
反过来,地方政府是最大的地主,也是唯一的土地供应商;而开发商垄断着绝大多数的房源供应。其利益本来就是一致的,是拴在同一条船上的蚂蚱。更何况地方政府不仅扮演运动员,他同时还是楼市这场运动会的裁判,而且在目前的经济社会环境下,它几乎是不受监督的。一个畸形的市场由此形成。
不过,在这一次国家的楼市调控中,最大的亮点,也是最为人称道的可能是把保障房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这也被一些学者寄予了厚望,希望能够借此契机对目前已经扭曲的市场进行纠偏。
然而事实可能并那么让人乐观。要知道,中央是提出了要大力建设保障房的目标,也把保障房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问题的关键是钱从何而来。虽然中央宣称已经下拨了600亿元的保障房建设资金,但是这和目前地方政府天量的资金缺口相比显然是杯水车薪。
更何况,土地财政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在目前的楼市环境下,土地屡屡流拍,这势必对地方财政造成重大影响,从而影响到政府的其他开资。
当市场传言物业税被延后至2012之时,高层又屡屡提及中国经济的“两难”问题,似乎目前政策面的利空已然出尽。而当前的楼市政策也基本让大多数地方的房价停止了上涨,成交量大幅下降。然而这就是中央想要的调控结果吗?如果继续这样僵持下去,时间拖得越久,对购房者就越不利,毕竟在目前的经济社会环境中,开发商和地方政府更有对政策进行游说和影响的能力。
作为这一次楼市调控热点城市之一的上海,时至今日依然没有出台楼市细则,更有传言说上海很可能不出台细则了。有学者就此认为,上海或许已经错过了楼市调控的最佳时机,泡沫越大,捅破泡沫的危害也就越大。
同样作为去年房价上涨迅猛的杭州目前已经按兵不动。即使一些出台了地方政策的如广州、深圳、重庆等基本都是避重就轻。
特别是作为西部热点城市的重庆,在目前的楼市调控大环境下,可以说是比较“幸运”的了。在国家出台严厉的楼市调控之后,一系列的政策利好降临重庆,前有温柔甚至带鼓励性质的细则,后有两江新区的光临,这一切都是使得重庆的楼市成交量在目前的楼市大环境下成为一枝独秀,而且房价还是稳中有升。不过在开发商和一些政府官员看来,重庆的房价即使同比去年上涨百分之五十也是小幅上涨,重庆楼价被严重低估,将来的上涨空间依然无可限量。
房价到底是怎么涨上去的,估计没有谁能说得清楚,即使同样为利益既得者的开发商也会给出五花八门的理由,不过其中肯定有一个是相同的,那就是城市化。如果城市化必须是以助涨资产价值,让人们因为高生活成本而逃离大都市的话,那么这样的城市化到底益处何在?
不过,从政府对楼市以及经济面的表态可以看出,目前政策松动的可能性比较小,只是他们同样也在观察、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只是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到底在何方,中国经济的承压能力到底有多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市场就会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