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环保部等几大部委或就环境税已经达成统一意见,征收方案初稿也已经出炉,环境税拟从2013年开始征收。而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市都可能成为环境税试点区域。”
不可避免的是,汽车消费者将不得不面临可以预见的负担增加。
据说,征收车辆环境税是为了节能减排的需要。
但是,为了节能减排,我国的汽车消费者已经遭遇了数次税费的杠杆调节。
为了节能减排,燃油税横空出世;
为了节能减排,拟提高车船税;
而现在,为了节能减排,环境税又在频频胎动
……
人们不禁要问,为了节能减排,在同样的理由下,在一辆汽车身上,将有多少税费可以重来?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汽车消费者可能遭遇的各种费用包括:购置税、增值税、消费税、增容费、消费附加费、道路建设项目收费、新车检查费、牌照费、行驶证工本费、车辆移动证费、工商验证费、车船使用税、过路过桥费、燃油消费税、停车费、保险费、营运税和管理费等等,少则20多种,多则40多种。
而将来,我国的汽车消费者还要面临环境税以及可能的拥堵费等等。
但昔日节能减排之名下的税费增加,究竟是否起到了预想的调节效果?
可以举例的是,燃油税的出台,当初是旨在节能减排,但实行了几年其杠杆作用如何呢?
今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告诉我们,大排量车型的消费依然劲头充足。1.0L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仅为8.39%,而1.0L~1.3L的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为8.61%,1.3L~1.6L的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则为28.39%。但更高排量的产销势头更旺。1.8L~2.5L车型产销量同比增长40%~60%左右,而2.5L~3.0L车型产销量更是同比增长146.38%~185.23%左右。
这说明,加重税费并不能抑制大排量汽车的消费。大排量汽车一方面是再次购车者消费升级的刚性需要,而另一方面是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导致了富有阶层对大排量车型的消费逐浪高歌。
有关数据表明,早在10年前我国基尼系数就越过了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现在达到了0.47左右,而且城乡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差异明显。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倍,国际上最高在2倍左右;行业之间职工工资差距也很明显,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15倍左右;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也在迅速拉大,上市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差距在18倍左右,国有企业高管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128倍。在奢侈品销售方面我国已经位居世界第一,许多豪华汽车的月销量相当于印度等国的年销量。
虽然有专家指出“机动车的环境税在征收时,车主将按照机动车不同的污染排放量情况,缴纳不同的税费,购买高排量汽车的车主,肯定会比购买低排量机动车的车主缴纳更多的机动车环境税”,但是这种增加的税费对于消费大排量的富有阶层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会对收入较高的这一群体产生实质性的消费引导影响。
这是税费杠杆对2.5L以上大排量汽车并没有多少调节作用的真正原因,指望通过增加税费调节汽车消费结构、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在这些车型上并没有得到实现。
因此,在税费调节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层面过度、过宽的税收调节,只会加重普通工薪阶层的车辆使用成本。
数千元税费的增加,无疑是加大了那些购买小排量经济型汽车用于日常代步的普通家庭的用车负担。
如果将来环境税的征收对象还要普遍纳入当今城市代步工具的1.6L及以下排量车型,那么就会在事实上造成只抑制中小排量车型的消费。
因此,我国未来的节能环保政策取向,继续面向大排量的税收政策“做加法”固然是一个方面,而“做减法”也必不可少。
应当看到,在“加法”期望的结果屡次失效之后,“减法”的推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奇效。
2009年,1.6L及以下排量车型在购置税从10%降至5%的优惠政策的刺激下,成了车市销量增长的绝对主力,占到去年我国汽车市场增量八成以上,并在当年乘用车销量中的比例上升至72%,政策的拉动效应及其明显。
可见,对于1.6L及以下排量车型继续实行税收的“减法”,也是实现节能环保的重要途径之一。
所以,不仅不能增大车主们的负担,而应当减少他们目前所负担的大量费用。有资料显示,一些经济性轿车的车主负担的各种费用,甚至超过了车辆价格的1/3。
如果对所有车型都征收环境税,那么实施环境税之后可能出现的大排量乘用车的消费依然故我,而小排量汽车受到压制的局面,就有违当初政策出发点的环保节能初衷……
当房地产充满风险的泡沫之时,汽车消费拉动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作用更加突出和明显。
在此意义上,需要为最为广泛的1.6L及以下排量车型汽车的消费群体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而不是加重车主的负担。汽车消费受到抑制,必然有损我国经济和汽车制造业的健康发展。
除了传闻2013年开征的环境税,目前广大车主担心的还有车船税的调整。
据6月初颁布的车船税调整征求意见草案表明,仅仅除了1.0L和以下排量微型车的车船税不作调整之外,其他级别排量乘用车型的征税上限统统都将大幅上调。虽然4.0L和以上排量区间的大排量豪华车,起征点将达到3500元至上万元,但是最为庞大的消费对象——1.0L ~1.6L车型的酝酿年税额也将最高可能征收1080元。且不同于购置税,车船税每年都要支付。
可是事实上,普通家庭的一辆小排量经济型私家车又能承载得起多少负担?!
屡次以节能减排为名的税费调节,总不能“把最大群体的鹅毛一拔再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