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大佬绷不住了?


  继国内钢价风向标宝钢之后,中国几大钢铁集团武钢、鞍钢和河北钢铁纷纷下调了10月份的钢材出厂价。

  不管降幅多大,不管现在的钢材出厂价和市场价还有多大程度的倒挂,至少他们正视了市场行情。

  这轮钢铁市场下跌行情始于8月初,不到三周就跌去了1000元以上。但对于

  9月的钢材出厂价,钢铁大佬似乎想用“集体无视”来挽回钢材市场的跌势,9月逆市提高出厂价。

  中国钢材市场在近半年的攀升中,以螺纹钢为例,每吨涨了将近2000元。期间早就有专家提醒这轮涨势已经过猛,但不管是钢厂还是经销商都在这场疯涨盛宴中乐昏了头,或者扩张产能、提高出厂价,或者囤货惜售。随之而来的跌势令经销商措手不及,钢厂甚至不愿正视。

  在几大钢厂确定了9月的出厂价以后,钢材市场没有按照钢铁大佬的意愿回暖,继续下跌,至今仍在震荡下行。

  在这轮涨跌之中,几乎暴露出了中国的钢材市场应该关注的所有命题,大涨大跌非理性行情,钢厂的霸道和经销商投机、混乱与分散,产能过剩下的供求不平衡……

  上演疯狂行情

  疯狂是不可持续的,但疯狂的上涨趋势经历了16周。接下来的下跌一样疯狂,仅仅三周就跌去近千元,到9月底跌幅已达26%。

  去年的涨跌已经释放了钢材市场“折腾”的力量。金融危机让钢材价格跌去近半,这种下跌幅度是自1992年国家放开钢材价格以来从未有过的。

  全球在一片恐慌中,对于钢铁行业,很多人担忧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情况。IMF等机构预测整个2009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全球范围内的钢材市场都将在漫长的等待中度过。

  中国也不例外。直到确认4万亿投资之后,行业人士才给出了中国钢铁行业会在平稳中度过2009年的判断。

  按此预测,2009年的钢材市场没有折腾的任何理由。然而,即使9月后面的情况暂不预测,就说近半年的疯狂涨势,已经让此前的预言者大跌眼镜。经历了2008年底到2009年3月的攀升与震荡,从4月触底反弹开始,中国钢铁业步入了几乎可以和危机前的2008年上半年一样的上升通道。

  时间回到2009年7月初,这时候钢材价格已经连涨9周,一周之内钢材现货平均每吨涨200元。这个时候诸多业内人士已经做出钢价回调的判断。因为钢材受气候的影响比较大,每年的7月都是钢材销售的传统淡季。

  但是2009年的7月是个不传统的7月,在这个月内没有一点淡季的迹象,根据钢铁咨询机构MY STEEL的统计,7月综合钢价指数上涨11.9%,长材指数涨13.4%,板材指数涨9.5%。

  这已经让人看不懂了,但更厉害的还在后面。8月3日,杭州、上海25mm螺纹钢单日上涨350元/吨。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分析师马力当时称这一现象为“疯狂”。

  疯狂是不可持续的,但疯狂的上涨趋势经历了16周。接下来的下跌一样疯狂,仅仅三周就跌去了近千元,到9月底跌幅已达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