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并网标准升级


  近几年在中国谈风电场与过去有着较大的区别,以前提及风电场也不过2万千瓦、3万千瓦的规模,而如今仅一个风电场便可升级为10万千瓦、20万千瓦的规模,再加之国家正在建设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工程,毫无疑问风电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电源。

  风电与其他电源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产品的生产、运输、消耗同时发生,并没有一个“仓库”可以储存,其他的电源比如火电、水电、核电,都可以听从调度的,而风电从能源性质上来说却是随机的,由此难免带来一些问题,小的风电可能会引起电能质量、电压的问题,大规模风电会引起稳定性问题和调峰、调频的问题,因此风电并网的问题值得关注。

  在这里我将两者之间的关系归结为三层,一为技术的关系,在技术上应允许风电场发电;二为经济关系,风电每千瓦时多少钱;三为管理上的一些关系(在这里暂不做探讨)。

  首先分享一下风电的技术规定。目前许多发达国家都有风电的技术规定,中国在2006年初和2006年6月也先后出台了2个技术规定,最近又将规定升级,不过总体来看它无外乎几个问题:有功控制、无功控制和电机的电压频率范围等。

  此规定是为了保证风电场和电网均实现正常运行,应该公平地说电网力量是很强大的,会保证全社会用电,但如果这个技术规定不能被很好地执行,再加之风电场发电的技术平台由电网提供,故风电场将不能正常发电,必然也会影响到全社会用电。

  最近讨论很热的是低电压穿越能力。原来的风电机组,尤其是我国的风电机组,电压稍微低一点便会出现跳闸现象,现在风电已经作为一个重要的电源,如果突然脱离电网必然会拖垮整个电网,这样造成的后果有二:一为风电自身也不能发电,二为电网自然也不会将风电接入并网。电力是一个大家庭,所有的电源和负荷都必须遵守某些准则,所以这个技术规定提出了最低电压。

  其次,再谈一下风电政策。可以看到有很多政策都是鼓励风电的,风电电价有补贴,风电机组的制造商也有补贴,那么电网有没有政策?也有。大家可以看到50公里、100公里等每千瓦时补贴多少钱?甘肃省为了将516万千瓦风电输送出去,每千瓦时风电大概要投入一毛多钱。欧洲为什么风电发展得比较好?因为风电电力是零电价入网,但是最后的结算是有电价的,欧洲允许在电网特别困难的时候零电价付费,时间不长,但却能保持风电的连续运行。我们国家没有这样的经济机制,所以应该说风电上网也有一些困难。

  现在要怎么办?研究电源规划方法、协调电网与风电之间的建设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