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宫崎骏的《天空之城》
当人类面对宇宙的神秘蛮荒而顶礼膜拜时,内藏的野心早已不满足机械地阅读上苍呈现的所有秘密,他们为自己的心灵寻找到超越现实的游戏,那就是魔幻。宫崎骏深谙此道,他知道,置身万有引力的地球上,任何种族都难免怀有一颗脱离凡尘而飞翔的心。纵观宫崎骏的所有动画电影作品,不难发现“飞翔”是其永恒的主题。经营飞机生意的家族背景使宫崎骏好像对于天空和飞行有着近乎偏执的喜好,《天空之城》中的飞行石,飞行器,和漂浮的拉普达,都是和飞有关的梦想,唯美华丽。其实在《风之谷》中,飞行就已经是很浓重的一笔了,娜乌西卡乘着飞行器在沙漠中优美的划着弧线,带我们一次次徜徉在红色的海洋里……而接下来的《龙猫》《魔女宅急便》《红猪》哪一个不是跟飞行有关系呢?
在本片中,他更是将舞台搬到了一座“空中楼阁”之上——天空之城拉普达。这是一座以反引力装置的飞行石为悬浮动力的空中城市。在肉体与心灵的飞翔中,我们怀着着童稚的梦想,一祯一祯品玩着美仑美奂的蒙太奇。一则末世的寓言,却被宫崎骏以一缕童心包装成童话的梦。
日本是个佛教盛行的国度,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天空之城》的创意竟和佛教的传说有几许相似。藏传佛教认为:在冈底斯山主峰附近的某个地方,有个叫“香巴拉”的神秘所在地,那里的首领是绕登·芒果巴,教主为无量光佛亦称阿弥陀佛。香巴拉共有七代法王,即:月贤、天自在、威严、月施、天大自在、众色和天具自在,七代法王均传授“时轮根本经”;他们掌管着960万个城邦组成的幸福王国,这里没有贫穷和困苦,没有疾病和死亡,也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更没嫉恨和仇杀……这里花常开,水常清,庄稼总是在等着收割,甜蜜的果子总是挂在枝头,这里遍地是黄金,满山是宝石,随意捡上一块都很珍贵,当然这里不用钱,因为钱没有用。这里的人用意念支配外界的一切,觉得冷,衣衫就会自动增厚,热了又会自然减薄;想吃什么,美食就会飞到面前,饱了,食品便会自动离去。香巴拉人的寿命以千年来计算,想活多久就可以活多久,只有活腻了,感到长寿之苦,想尝尝死的味道,才会快快活活地死去……
人类的好奇推动了历史的推演,那些遥远的异国民俗总能激起人们浓厚的兴趣。《天空之城》和上面提到的“香巴拉”一样,在人类文明难以企及的地方铺陈自己的故事:
很久以前,拉普达人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之后,拥有了高度的智慧和文明。他们从埋藏于大地深处的矿石中提炼出飞行石的结晶体,建造了天空之城拉普达。七百年前,拉普达人离开天空之城返回大地,在市井之中隐迹遁形,享受着屋檐下那片温煦的安逸。斗转星移,希达作为现在的拉普达公主,她拥有了王室世代相传的飞行石,也在意识的最深处刻下能唤醒飞行石魔力的神秘咒语。虽然希达一族对曾经的繁嚣早已恍如隔世,但拉普达王室另一族的后裔——穆斯卡却是野心躁动,企图重返天空之城,并利用其非凡的功能统治世界。而在这漫长的七百年间,大地上人类的文明也在裂变生长。寻找传说中的天空之城成为某些族群的终极理想。有人偶然目睹过这座神秘之城,由于没人相信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东西,他们把这个秘密尘封在心底。巴鲁的父亲就是其中一位。某一天,从天而降的一个拉普达机器人戳穿了这个千古迷底,证实了天空之城传说的真实,也唤醒了人类寻觅它的罪恶贪欲。于是,政府出动了大批军队,还派遣了一个由穆斯卡领导的神秘组织一起来寻找天空之城拉普达。与此同时,一直觊觎拉普达财宝的海盗也四处探寻。最终,为了不让天空之城成为伤害世界的工具,希达和巴鲁一起念出了毁灭之咒,拉普达文明顿时化为永远的回忆,只剩下一棵大树载着拉普达城的残骸沐浴着时间的风雨。
主题曲在阳光般透明曲风中,偏偏揉入了一点哲学的味道,沉淀了淡淡的伤感。正如那《天空之城》的神奇故事,让人真切感知,却无法触及。在音乐创作中,久石让与宫崎骏达到了技术与价值观的高度契合。同样是来自原始的音阶,流淌的却是人类对幻灭的追忆,对爱的感怀。欣赏者此时突然变得如此博大和柔软,以至于所有的故事似乎包容在自己的心灵里,自己是用人性最纤柔的角落关照着他们。爱尔兰民乐的感觉和影片开头手绘的效果将人带回了一段悠长的记忆中,没有欧洲古典派、浪漫派那些华丽的音乐带来的沉重感,没有流行音乐的物质化和功利色彩。难以言说的行云流水、难以体验天马行空,音乐会让人不由自主地进入宗教般忘我境地。久石让的音乐有简单的旋律、音符、乐器,却是能衍生出繁复和巧妙的变化,使每部动画都完美地呈现出悠远的故事意境。音乐的时空感和画面感,音乐所营造的氛围和点出的浑厚的气势在每部动画中都完美展现。
主题歌《伴随着你》以及该歌曲的合唱版《空降的少女》,是目前流传得最为广泛的,在很多国家与地区都被演绎成不同的童声版本。有些如田野牧歌,有如教堂圣乐,欣赏者会惊诧,质朴无华的曲风,素面朝天的声调,怎会有如此强烈的心灵的穿透力。主题音乐的交响音乐版,则更是醇如品茗。小提琴天然忧郁的质地,就象是一个异族少女在云端的俯瞰苍茫大地,并注视自己的青春如花瓣随风散去。小提琴缓缓进入心跳的节奏,一种使命感渐渐放大,直到钢琴的加入,顿挫间诗化的煽情,激越间旋律的重复,就像是一个迷失的路人重新找到天边的地标。另外,主题音乐还有着陶笛版与八音盒版,各自阐述着不同的心境。与主题音乐的磅礴大气不一样的是,这两组简单到极致的演奏唤起人们莫名的感动——对童年,也对人类的命运。
久石让的音乐已经溢出音乐本身,在更广阔的审美空间缔造了一个只属于他的神奇。
宫崎骏说:我希望能够再次借着更具深度的作品,拯救人类堕落的灵魂。
这是一个艺术家的社会道德感和责任心的宣言,也是一个天才动漫家自信心的彰显。宫崎骏的经历虽然不算复杂,但学生时代的他从政治经济学课本中咀嚼到战争与征服的黑暗话题,也参加过反对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斗争,社会生活让这位传奇艺术家始终保持着强烈的的社会意识和人文关怀,广岛、长绮这两块日本身躯上巨大的疤痕以及战后东西方冷战格局引发的核武竞赛更加深了他对人类自身生存的关切和忧虑。所以,古代文明的毁灭、再生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共存等20世纪人类社会共同背负的各种沉重课题,都交织在他的创作里,给他的电影注入了区别于其他浅薄的娱乐性动画片的思想深度和人文思考。
一位评论家说:“宫崎骏导演在制作动画的过程中,一定时刻谨记着动画对观众特别是小观众们的影响作用。因为在他的所有作品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一些内在的、温暖人心的人文关怀,同时也能到作者的这些人文思想对我们的吸引力或者说是引导力。”此言不虚,宫崎骏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艺术大师,他从人类命运和哲学的角度排斥了战争和工业文明,揭示了文明越发达翅膀越沉重的道理,用美的无法言说的画面点燃人性与自然烛光,用以照亮人类精神成长的步履,紧紧守护着人类原生态的精神家园。
《天空之城》是一部以儿童名义发行的成人电影,其中许多细节绝非幼小的年龄所能理解和赏析,比如:“你说这里是宝座? 这里是坟墓 ,你我的葬身之地 ,国家已经灭亡 ,居然国王还苟且偷生 ,我不会把石头交给你的 ,你也不可能从这里踏出一步, 现在我终于明白拉普达为什么会灭亡 ,灭亡的原因就写在可特亚山谷的歌词里, 根要扎在土壤里, 和风一起生存, 盼种子一起过冬 ,盼鸟儿一起歌颂春天, 不管你拥有了多么惊人的武器 ,也不管你操纵了多少可怜的机器人 ,只要离开土地 就没办法生存 。”极其精美的对白,即便是冷漠的成年人,看到这里难免泪流满面……
再有:晴空万里下,远远地可以看见云一朵两朵地飘过去,只见城内的花园里,只有一名机械兵缓缓走着、走着,有蝴蝶停在它的肩膀上。
在拉普达迎接他们的那个终日与小动物做伴的机器人
当它摘花送给西达的时候,西达哭了。
贪财的有两个羊角辫的可爱婆婆,丑丑的看见小女孩会害羞的海盗,当然还有我们可爱的主人公希达和帕索……人物总是那样可亲可爱,婆婆的爱财和可爱被刻画成了一种本性让人欣然接受。
综观整部电影,可谓意象纷乱、悬疑紧逼。其中不乏现代商业大片里的科技框架,例如飞行石、机械人、浮空艇等,亦不乏生死时速的动作场面,例如在矿场和街巷里逃脱军方追捕、空贼飞行追逐的那段,是一部足以媲美当代大制作的商业电影。
宫崎峻的动画是一个精密的艺术,即便是远在1985年制作的《天空之城》在各个小细节,包括久石让制作的音乐,包括动画里各种细节的设计,还有那些哲理悠长的台词,以及故事的传奇性,人物的亲合性,电影化的叙述手法都让宫崎峻的动画无人能超越,他代表了一个动画的传奇化时代。
宫崎骏动画电影有两种美学趋向,一是自然情怀,二是机械美学.
宫崎骏动画电影以其高洁无暇、清新自然艺术风格表现了对人类命运的的感伤情怀,在世界影坛独树一帜.也许是受到日本民族宗教的影响,他崇尚滤去杂质的自然,崇尚清纯无色的花草,由他操控的画面呈现淡雅、朴素之美;宫崎骏在审美情趣上较多继承了日本传统艺术美的“物哀“精神,在作品中注入了自己悲天悯人的感伤情怀。
宫崎骏动画的世界性,恰恰表现为日本的民族性,在多元文化的集合体里, 万物有灵论是他创作的精神基础,是他独特的文化心理和审美理念,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
另一方面,他沉浸其中的,总是工业时代的那种粗犷豪放的机械之美。传统意义上的美学与机械似乎相去甚远,因为历来美学都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学问,但机械本身蕴涵着美感,不仅是带来实利的功能之美,更主要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形式之美,它是古典美之后人类精神领域的一次革命。《天空之城》中的蜻蜓状飞行器、高架铁道都有一种别样的机械之美。
天空之城形式上是一部远离尘嚣的童话故事,但细细品读,却能从艺术本身的颤栗中发现影射现实社会的种种印记.一方面,这部作品试图通过对文明失落的根本原因的探寻,影射出人类文明的现存弊端,并对文明与贪念的哲学命题进行探讨。而这一切,都是通过拉普达这座虚构的天空之城的兴衰来表现出来的。另一方面,两位小主人翁追寻天空之城的历程,其实就是每个人追寻理想过程的写照。虽然理想最终破灭,但有一颗勇敢的心、有一个美好的过程,所以也就没什么遗憾了!身为公主的希达,没有因为祖辈的基业在瞬间瓦解而哀叹,反而从澄澈的瞳孔中流淌着希望的光芒。主题曲《随风而逝》表达的也正是这么一种带着淡淡的忧伤,在凄美演化中,人与自然都奋力地进化着,因为有希望,就有未来.
在宫崎动画里,唯美的画面让人沉醉,可深刻的内涵更引起人的反思。守着这个空中花园的机器人在宁静的绿色和小鸟的鸣叫中告诉我们,大自然和生命需要怎样的调和。那场恶斗更是强调了钢化生活和土地家园的冲突,工业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冲突.
从政治学的角度,这部作品中可以说不着一字,但任何人看过后都会联想到部署在地球某个僻静角落的核武的威胁,影片甚至也预言了如果发动毁灭性武器,世界将藉由人类的手消灭.1986年,当时各国仍在进行紧张的军备竞赛,意识形态成为世界不同文明间的分水岭. 1989年,那座横亘在东西德之间的标志性的建筑被推倒了,尔后苏联瓦解,冷战时代正式结束.宫崎骏的电影无意刻画这些过于“物化”的历史界碑,而是通过梦幻般空灵的陈述,让人类在寓言中找到终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