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人类已开启绝对论力学新纪元
笔者以为,“先绝对论力学”的致命缺陷就在于忒把空间当作东西了,而事实上是,空间的本质就在于——什么东西都不是,什么东西也没有,是一种绝对的无。由于空间具有上述本质,也就决定了空间既不会影响物质的运动状态,物质的运动状态也不会影响到空间。于是,便有问题需要回答,那就是一个不影响物质的运动状态,物质的运动状态也不会影响到它的空间为何还会具有决定性?我的回答是,空间的决定性是通过“物极必反”表达出来的。什么意思?就是说空间压根就没有作用于任何物质,而只因为万事万物的产生与存在,运动与发展对空间有绝对需求,所以才使得空间的绝对性、决定性呈现出来。但由于“先绝对论力学”学者认识不到这一点,所以把世界搞得十分复杂。
第01节·不能把“物为”强加于空间的头上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能够完全理解得了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的人实在不多,甚至可以说压根就没有,尤其是能够理解其“质量乘以真空下光速”的人,那就更加地没有了。是否可以这样说,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的代数表达就如同《易经》里的阴爻与阳爻的那种变化关系一样,神人也吃不透它,所以在我们中国才有多种解释《易经》的版本。笔者认为,就连爱因斯坦本人也未必能解释清楚他的“c²”究竟、到底是一个什么意思。什么叫“真空下的光速”?是“在真空里光的运动的速度”吗?如果是,那么“质量乘以”这样的一个速度又有什么意思?谁又能给我回答上来?
01·拉不出屎怨茅房的爱因斯坦空间观
作者是如何理解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的?要想理解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需要首先搞清楚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究竟、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换言之,如果能够把他的相对论究竟、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的问题搞清楚了,也就自然理解了他的这个质能关系式的意思。笔者以为,所谓相对论,其实就是试图把物质对空间的影响和空间对物质的影响加入到其研究中的一种非惯性系下的引力场论。具体地说就是,在讨论物质的运动状态时须考虑惯性系与非惯性系关系。
比如,当我们把光速当作研究对象时,就必须得把惯性系与非惯性系的关系或差异性考虑进去,而不能再用从惯性系中得到的数据、定律、原理来考虑问题。比如,在一般的情况下,光速是不变的、不可逆的,其每秒钟行驶的直线距离是一定的。但是,上述只能说明在惯性系,如果把它引入非惯性系,比如把它引入到水星这个非惯性系,“光速不变原理”就不再适用,因为在“水星近日点”那里,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引力场,它可以使光的运动轨迹“偏移”。
毫无疑问,光的运动轨迹在“水星近日点”那里“偏移”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在“水星近日点”那里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引力场,可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这就好象在同等时间里、同等速度下,行驶在曲线轨道上的列车一定会比行驶在直线轨道上的列车要慢一些的道理一样。有什么可值得大惊小怪的?可是,我们的爱因斯坦却不,却要把“责任”归结到空间的头上,把它说成是由于“空间弯曲”造成的。明明是轨道弯曲耽误行程,与空间有啥干系?
大家知道,在万事万物的头顶上都顶着属于自己同时又属于别人的空间,它在万事万物产生之前就已经有了,它从来也没有与任何人、任何物发生过冲突,产生过矛盾。空间不仅从来没有与任何人、任何物发生过冲突,产生过矛盾,而且一直都是万事万物产生与存在,运动与发展的缔造者和保护神。可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伟大的爱因斯坦偏偏要把空间看成是有作用力、有影响力的东西,并把光速的变化怪在空间头上。这不是拉不出屎怨茅房又是什么?
02·爱因斯坦把物为嫁祸于空间的目的
于是,有一个问题需要回答,那就是爱因斯坦为什么要把物质对空间的影响给加进去,不加进去为什么不成。是啊,为什么呢?笔者以为,爱因斯坦之所以非要把物质对空间的影响要加上,原因是由于爱因斯坦想证明他的假设成立。那么,什么是爱因斯坦假设?当然就是他的“光速不变原理”了。也就是说,由于爱因斯坦想证明其“光速不变原理”是成立的、正确的,所以他才给人们整出了一个在有巨大的引力场的作用下,空间一定会发生“弯曲”的假象。
明明是光这种物质在引力作用下走了“弯路”而爱因斯坦却非要说是无为的空间“弯曲”了。而照他的这种说法我们每一个人的头顶上都有一个“曲率”不同的或“弯曲”程度不同的空间了,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质量、个头均不相同,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显然是一种十分愚蠢的认识。愚蠢在哪里?愚蠢就愚蠢在,一个蚊子要想从姚明的脸上吃到血,就必须得去考虑姚明头顶上的“空间曲率”或“空间弯曲”的程度,否则它就是一个愚蠢的而非聪明的蚊子。
这又好象是一辆在公路上正常行驶的汽车,没料到前方的桥梁突然断裂,而掉到了河里,不仅耽误了行程,也受到了伤害,但不去驾驶员和桥梁管理者身上去找原因,而是从“空间弯曲”上去找原因一样的愚蠢。如此,笔者又想说明一个什么问题?笔者想说明的是,如果没有猜错的话,爱因斯坦之所以要在他的质能关系式中强行地加上一个所谓“c²”,是想告诉人们,我的“光速不变原理”是绝对的、不变的、可靠的,而空间和时间却是相对的、不可靠的。
而更令人遗憾的是,根据爱因斯坦所谓最不可靠的“光速不变原理”,包括霍金在的天体物理学家们,竟然给我们“地球人”玩出了那么多的“玄理论”而非“弦理论”来。笔者以为,爱因斯坦的“光速不变原理”和在“光速不变原理”前提下而产生的相关学说,无一例外地都有偷换研究对象的重大嫌疑,而不仅仅是一个偷换概念的问题那么简单。其直接后果就是,直接把天体力学推到了不应该有的“显学”位置,赋予了神秘色彩,却断送了天体力学前程。
第02节·人类已开启绝对论力学新纪元
通过上一节可以使我们了解到,爱因斯坦是把空间当作是一种可以对物质产生“影响力”的东西,否则他也就没有上述那段“相互影响”的话了。那么,空间对事物、物质真的没有“任何影响”吗?我的回答是,连一丁点的影响也没有。于是,便有人要问了,既然连一丁点的影响都没有,那作者在上面的几个卷章中为何还要提出所谓的“空间绝对论”和“空间决定论”什么的?这不是一种自相矛盾乎?我的回答是,否。如果要问为什么?当然是由于空间的所谓作用或影响非空间自身产生出来的而是由物质间接反应、表达的,就如同当一个人内紧时会想到厕所的道理一样。
01· 爱因斯坦时空观与牛顿没什么本质区别
大家知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建立在“光速不变原理”的提下的,就是说“光速不变”是其理论的出发点。但不能不说的是,“光速不变”却非其理论的落脚点。什么意思?就是说“光速不变”是爱因斯坦的一个假设,是被当作工具、尺度来使用,而一旦达到目的,这个工具、这个尺度便自然再无存在价值。就像是在地质测量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其他测量工具一样,一旦完成了测量,其作用与意义也就不复存在。被人抛弃在在一边,也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可是,令人遗憾的是,爱因斯坦却没有把这个“光速不变原理”的工具抛到一边,而是把它放进了其“质能关系式”中。比如,在他的“质能关系式”就能见到“c²”这个符号。大家知道,“光年”本来就是天文学、天体物理学给空间的一个计量单位,表明“以光的速度行走一年时间所经过的“直线空间”。何谓“直线空间”?当然是没有“弯曲”的“空间”。大家知道,现在使用的“光年”是“欧几里德空间”,而爱因斯坦的空间却建在“黎曼空间”的基础上。
于是,问题便出来了,那就是使用了“黎曼空间”之后,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中的空间与牛顿的“绝对空间”便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牛顿的“绝对空间”是把空间当作是一种物质来看待,而爱因斯坦虽然抛弃了牛顿的“物质空间”,但他并没有摆脱“空间物质”的阴影,而且比牛顿陷得更深。凭什么这么说?因为爱因斯坦虽然没有再把空间当物质,但他却认定空间有作用、有影响,而且还与物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认定,爱因斯坦的空间观与牛顿的空间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可以说是一脉相传。大家知道,牛顿是把空间当作固体的、有弹性的、可压缩的物质来对待,而爱因斯坦又是怎么表达的?他说:“……空间和时间,本身就是一种动力量,当一个物体运动时或者一个力起作用时,它可以影响到时间与空间的曲率,反过来时空的结构也在影响着物体的运动和力作用的方式。空间和时间不仅在影响,也被发生在宇宙中的每一事件所影响”。
02·物理学的历史已开启绝对论力学新纪元
上述足以证明,爱因斯坦虽然没有把空间再当作是一种物质(严格地说是“物质空间)来看待,但并未摆脱“空间物质”的阴影,无非是没有再使用“空间物质”这个词汇罢了。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认识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力学呢?是否就可以把他和它一棒子大死呢?否,回答一定是否定的。这是因为,作为一代天骄,无论是牛顿还是爱因斯坦毕竟已经认识到空间在物理学与化学变化过程中确实具有“作用”或“影响力”,只因不知其是怎么产生的而已。
绝对力学学者认为,由于空间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所以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的空间便自然而然地获得了“无为”的性质与意义,因而能够体现出“中庸之道本”。何谓“中庸之道本”?“中庸”为何是“道本”?要想理解好这个问题,需要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中庸”。大家知道,所谓“中庸”讲的就是“不偏不易,不上不下”的意思。那么,什么东西才具有“不偏不易,不上不下”的德行或道行呢?毫无疑问,只有一直在发现、在揭示的空间!
为什么说只有空间才具有这种德行、道行?因为空间虽然创造出了宇宙万物,而又不与宇宙万物无争。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万事万物只要愿意、能够到哪里空间都允许万事万物到哪里;换言之,万事万物到不了的地方非没有空间,而是万事万物不愿意、没能力去,而且一定非因为有空间的作用,而一定是因为有其他物质形式、非物质形式在作怪。比如在引力场的作用下,爱因斯坦的光会偏移,爱因斯坦的蚊子会叮不到姚明,但肯定不是空间的“责任”。
一个与世无争的空间又怎么会有“责任”呢?又怎么会“作用”或“影响”物质的存在状态与运动趋势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但是,由于无论是牛顿力学还是相对论力学都没有摆脱了空间的“作用”和空间的“影响”,所以他们也就自然成为了“空间”的“作用”和空间的“影响”的牺牲品。讲到这里或许又有读者会问,作者在这里讲的“空间的无为”难道不是在否定在上述几个卷章中讲的“空间绝对论”和“空间决定论”?下述笔者再回答这些问题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