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账7月13日
日志里终于又有些活跃了,希望保持这样的状态。
有交流,有批评,有建议,有分享,这对杂志的成长,对我们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是一种帮助。
下午在面试的时候,我对应聘的朋友介绍中国周刊时,说到了这样的话,这本杂志曾经颇多磨难,一路蹒跚走到今天,殊为不易,但对于这本杂志应该走的路,我们编辑部的核心层,其实感觉越来越清晰,几乎只剩一层朦胧的窗户纸了。虽然在技术层面,我们还有非常非常多应该改进而尚未改进的地方,很多做法,套用流行的词来说,还很山寨,但这更让我们看到提升的空间和机会。
很多人问我,在IPAD、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演进甚嚣尘上的时候,坚持做一本传统杂志,不是自讨苦吃么?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一般不愿意回答,不是回避,而是真的不想回答。
但是,就像我在杂志社内部一直跟大家说的那样,高质量的产品,一本有思想有尊严有价值的杂志,辅之以恰当的行销手段,它最终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新媒体代表了方向,但方向不等于现实。人们看到了热闹的新媒体,却没有看到商业模式尚不明晰的新媒体,还只是个击鼓传话的游戏,如果没有庞大的国有垄断资本或者美金支撑到上市,它比传统媒体死的更难看。
许多人忘了,目前新媒体的成功,有多少是可以复制的?也全忘了,那有限几个上市公司背后的累累白骨。
这就是乱花已经迷了许多人的眼。
弱水三千,我自取一瓢饮。
一样传统的辛劳耕作,照样会有收成,虽然不如上市来的那么炫目,但至少,做好了,还是能够活下去,同样活的有体面有尊严。
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正如一龙在日志中所言:“我希望,时间流逝后,自己能够心安;同侪共济,以自己的文字和刊号为荣。”
做到了这一点,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也就有了实现的基础。
学弟兼老乡F夫妇来访。F夫妇都是我人大的学弟学妹,F在一著名公司当副总裁,夫人一直在著名的4A工作。
除了交流乡谊,我们一起分享了对杂志及杂志营销的看法。
感谢F,给我们提供的重要信息,也许,我们真的能够很好地合作。
交代陈远赶紧重整方案。
下午续有广告公司朋友来访,探讨合作方式。
审看推广手册。
枪毙选题N多个,我简直成了杀手,有人快要发疯了。
嘿嘿。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