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庸是个体的一种状态,当个体的行为基本上不能依持自己的信念与知识,没有个体本身的独立和有为,总是跟在人后,而且常常是跟在时空中的下三路潮流,此时该个体的状态就属于附庸。操持附庸的个体肯定不会放射出独树一帜的异彩,这样的个体与自立绝缘,他们不会依持自己的信念和知识,走自己的路,只会人云亦云,人行亦行。而且还是人庸言跟着庸言,人庸行跟着庸行,个体的言行也以庸言和庸行为主。
主持附庸的心态常常是次成熟心态中的置换。将不可自容的个体行为虚拟为可自容的个体行为,这样一种心态称为置换。置换可以为个体内心的矛盾与冲突提供次成熟型的第三种解决办法。操持置换这种心态的个体常把自己的感情指向一个较少关心的客体,而不是将感情倾注于引起这种感情的客体。置换所处置的行为社会容纳等级均偏低,也就是充满庸俗。
社会的层次有上层、中层和下层,上层社会的大部和中层社会的较大部以及下层社会中的冒尖局部形成一种引领社会往前发展的社会群体,那就是社会的主流,有时称作主流社会。附庸的操持者大多数均不属于主流社会,他们所依托的是随俗随庸,对引领社会发展的主流行为有隔靴抓痒之感。
要解决附庸的人品,首先得从去庸着手。远离庸俗,远离非主流社会的言行,这种远离的实践就是去庸。主流社会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社会群体的集合,这个群体的主流言行全是能够发挥引领社会发展前进作用的言行。当染有附庸言行的个体远离庸俗的时候,必定会因为动的自然需要,开始向主流言行趋附。
主流社会的主流言行十分拥戴自立,强调个体应该依持自己的信念与知识,强调个体本身需要独立和有为,希望个体能够放射出独树一帜的异彩为主流社会的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去庸后的个体会在这种社会感染中迅速投入自己的实践。原来操持附庸的个体就此逐渐成为操持自立的个体。
从庸俗的观念、言谈和行为逐渐过渡为高尚的观念、言谈和行为,从跟人庸言、随人庸行,变成主为雅言德行,这是一种个体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主持个体的心态来说,置换让位给升华。升华行为是个体积极追求和谐的基本行为,个体在其所处的时空中将其间的平凡和一般调处为高尚和神圣,形成个体升华的行为,个体通过升华,对自己所面临的一切都能看到其中的玄机,对自己遭遇的事态都能领悟其中的高妙和圣洁。脱俗入雅,弃庸升高,个体独立自主地迎向灿烂辉煌。
附庸不是什么极坏之事,但是它带给个体的猥琐实在太糟糕。当个体操持在升华基础上的自立时,肯定会让个体的勃勃生机尽显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