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评:书中自有群租屋


 

 

房价的葫芦没有按下来,另一个影响更大的葫芦却浮起来了——房租最近越涨越来劲了。究其原因,今年和往年最大的不同点应该是宏观调控了:市场不好了,房东的房子不卖了,有人愿意先空置着;待购的人没有能住马路上的,就都去租房了。于是,供求比例就变化了,房租就涨上去了。

房租涨几百或上千,对于短期租房待购的人而言,可能还可以忍一忍,但是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却是难以承受之重,在毕业季节来临之时,这种压力正在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和心理。

有数据和调查显示,北京的平均房租水平已经超出应届大学生的平均工资水平,接近北京职工的平均工资统计数据。对于多数应届毕业生而言,如果拿出一半的收入来租房,在城八区的范围内只能合租;如果用三分之一的收入来租房,则只能是三人或以上的群租了。

于是,有“天之骄子“在走出“象牙塔”租房谋生的那一刻起,就发出了当大学生不如当房东的牢骚。

古人鼓励孩子读书时常用的一句俗话是“书中自有黄金屋”,如果房租真的持续涨下去,而宏观经济又不能明显的好转,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背景下,如今谁还敢向学生们承诺书中自有一间属于他们的房子呢?家长和老师如果不想被指责说谎,对孩子最保险的说法可能就是“书中自有群租屋了”。

这样一来,反倒证明了大人的不明智:把择校费留给他们当房东多好呀!

大学生的偶像韩寒说过,自己挣的钱不会去买房,因为不想20年之后,自己只是一个房东,人生应该有更好的选择。如此看来,古人用“黄金屋”来激励后辈努力读书,显得有些庸俗和功利。

但愿不愿做房东和有没有能力做房东是两回事:对于只能住群租房的普通应届大学生而言,多数可能还是会优先考虑等有了一个相对体面的生存空间后,再去追求更高的理想。而这个等待的过程越长,他们开始考虑自己更高理想的日程也越远。我们若用“群租屋”来激励孩子们上兴趣班、上补习班、过独木桥,和古人比起来,也寒碜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