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有商业银行中最后一家拟上市的国有大行,农行即将在内地和香港同步进行A+H股发行上市,回首往事,征尘漫漫,金戈铁马,音犹在耳。从募资规模,到上市时间表,再到对定价等众多谜底被揭开,那根紧绷的市场神经终于松懈下来了。如今,“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至此,万众瞩目、全球关注的农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大戏终于拉开帷幕,农行将迎来不一样的光荣和辉煌。然而,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农行上市之后,依然有三大悬念待解。
是否影响其他银行股
作为四大国有银行的“收官之作”,再加上在目前市场如此弱势的环境下,农行的上市一直牵动着市场的神经。农行上市后,如果走势不佳,很可能对其他银行股产生向下牵引的作用。不少人担心,农行发行市盈率及市净率低于其他银行股,估计没有人再去买三四块钱的中行(601988)、工行(601398)和建行(601939)了,这将会分流其他银行股的资金,进而导致其他银行股股价走低;同时,尽管从长期来看,银行股具备投资价值,但短线市场悲观情绪较重,现在农行的发行定价预期约在每股2.50元,根据农行招股说明书显示的发行股数计算,农行此次A+H合计募资约为1400亿元,有望成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首次公开募股。如此大规模的发行,无疑是给现在的股市“雪上加霜”,现在A股本来就非常差钱,农行的发行肯定会令资金“失血”,银行股或难以走强,未来风险加大。但另一方面,从目前银行板块的基本面来看,工行、建行、中行的市盈率已经达到8倍左右,处于历史最低位,如此低的股价,甚至还低于香港市场。在严重超跌之后,银行股继续下行的动力已经不强,有分析指出,在农行上市前,汇金再次增持银行股,多少有些为农行能够顺利上市保驾护航的味道。如此看来,农行上市是否影响其他银行股仍然存在悬念。
是否真能立足三农业务
从农行一提出上市计划,许多机构和投资者就对其三农金融部的定位及其所能创造的资本价值有所怀疑。长期以来,“服务三农”一直是农行承担的使命。但农业本身就是风险性和波动性比较大的行业,农村业务回报率比城市业务低,涉农贷款坏账率高于总体不良贷款率,农行更是背负了多年不良贷款过高的包袱。投资者担心,在自然灾害面前,三农新增贷款未来是否会形成比例较高的坏账,影响农行的业绩提升。然而,也有专家认为,“三农业务”是农行的核心亮点和一张王牌。“如果所有的商业银行都定位在房地产和大企业之类的领域,只能造成恶性竞争。农行如果能很好地把以往印象中的“政策性”定位转化为自身的发展空间,就可以开拓一个全新的领域。”(左小蕾语),农行面向三农,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多,挑战更大,但县域经济、农村经济发展潜力很大,农行面临很好的机会,如此看来,农行到底是否真能立足三农业务,是否能提炼出一个好的“三农”盈利模式,处理好“服务三农”与商业运作的关系对农行来说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悬念。
是否会受到市场追捧
据资料显示,目前农行将以1.6倍的PE值(平均市净率)路演询价。虽然,农行募集规模和PB值都有所下调是当下市场环境不好的一个反映,也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选择,按照这个标准发行,上市之后可能还有上涨空间,但会受到市场追捧吗?市场人士意见不一,不乐观的人士认为:A股和H股市场持续低迷。工、中、建三大行当年上市时身逢牛市,如今外围是欧洲债务危机,内有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调控等引人关注,股市不振。同时银行业的整体融资需求大。因此,市场上对农行发行价格和最终融资额有所担心。同时,由于农行本身的服务,投资者对其在商业利益和搞三农服务的使命之间很难取得平衡,由此流露出的信心不足。
当然,也有不少投资者对认购农行股份兴趣浓厚。认为,一方面,尽管资本市场低迷,但对于农行和投资者来说不见得是个坏时机,应该用正常心态看待估值水平,资本市场的短期波动会降低银行业的整体估值水平,但银行股目前已处于估值水平的洼地,此时投资农行也许更具投资价值。另一方面,从工行、中行、建行三大行的成长速度来看,股改红利用了三四年的时间释放,未来靠规模推动。农行股改才一年多,红利会慢慢释放,如信贷成本,成本收入比,资产结构调整,中间业务,未来三年从财务层面分析,盈利和成长空间很大。
农行IPO的大幕已悄然拉开,他到底会演绎什么样的精彩,我们拭目以待……